[实用新型]一种输油管道焊缝探伤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821.6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聂永丹;唐国维;胡庆;赵建民;李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道 焊缝 探伤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焊接领域中的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工业建设中的各个领域。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以其无胶片、检测效率高、实时性好等优良特性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其检测结果已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在石油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通常的X射线焊缝底片的检测和评定的工作流程是首先有X射线发射器将X射线穿透焊缝后,由置于焊缝后的图像接收器,再通过摄像机提取,图像采集卡处理后,由有经验的专业评片人员在观片灯下进行,其评片的过程受检测人员综合技能、有关工艺知识、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专业标准化能力的制约,检测结果直接受检测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且劳动强度大。因此为提高X射线焊缝探伤检测效率,促使评片结果趋于规范和一致,则迫切需要研制适合输油管道焊缝需要的计算机智能检测系统,以实现缺陷检测与焊缝质量评定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油管道焊缝探伤智能检测系统,该种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处理速度快、易于集成的优点,能够提高X射线焊缝探伤检测效率,促使评片结果趋于规范和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输油管道焊缝探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边缘提取与检测DSP芯片和ARM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内包含X射线发射器和图像接收器以实现将X射线焊缝探伤采集成数字探伤图像;由所述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输出的探伤图像信号通过USB接口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入到所述边缘提取与检测DSP芯片内以实现DSP处理;所述DSP芯片与ARM微控制器相连,所述ARM微控制器分别通过USB接口与存储设备相连,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接口与网络设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系统利用DSP芯片对传输来的数字信号先进行小波变换,再进行探伤图像边缘后,二值化处理,然后进行缺陷检测,然后依照检测标准判断缺陷的级别,这样能够提高X射线焊缝探伤检测效率,促使评片结果趋于规范和一致。此外,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处理速度快、易于集成的优点;采用小波变换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可有效地检测出X射线图像中的缺陷边缘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的缺陷识别技术,能提高输油管道焊缝缺陷自动识别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主控单元的主要管脚的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工作过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种输油管道焊缝探伤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通信模块、边缘提取与检测DSP芯片和ARM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内包含X射线发射器和图像接收器以实现将X射线焊缝探伤采集成数字探伤图像;由所述焊缝探伤图像采集模块输出的探伤图像信号通过USB接口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入到所述边缘提取与检测DSP芯片内以实现DSP处理;所述DSP芯片与ARM微控制器相连,所述ARM微控制器分别通过USB接口与存储设备相连,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接口与网络设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