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1086.4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靖海君;潘冰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特别涉及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墙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钢筋、水泥、砖块堆砌而成,这种建筑墙体存在质量大、施工麻烦、工期长、成本高,施工时易造成污染周边环境等缺点;另外一种是由石膏板搭配金属骨架构成的轻型建筑墙体,这种建筑墙体存在强度、稳定性、防水性、隔音性、保温性较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模块式结构连接,整体结构简易,组合方便,隔音、保暖性较好,并能快速构成高强度稳固性的组合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墙,包括连接模块、内墙配合模块、外墙配合模块、内角模块、外角模块、转角连接模块、底座模块、内墙板和外墙板,底座模块设为凹槽结构并固定在地面上;内墙板、外墙板分别固定在底座模块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模块的底部和转角连接模块的底部也固定在底座模块上。
所述的连接模块上设有两个通孔:连接模块上通孔、连接模块下通孔,便于填充物的流动和连接;连接模块的左端设有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与内墙配合模块内侧中间的内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相配合连接;右端设有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与外墙配合模块内侧中间的外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相配合连接。
所述的内墙板内部的转角处设有内角模块;内角模块的内侧设有三个T形槽:内角模块左T形槽、内角模块中T形槽、内角模块右T形槽,其中中间的内角模块中T形槽与转角连接模块左端的转角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相配合连接,两侧的内角模块左T形槽、内角模块右T形槽则分别与连接模块左端的“工”字形结构相配合连接;转角连接模块上设有两个通孔:转角连接模块上通孔、转角连接模块下通孔,便于填充物的流动和连接。
所述的外墙板内部的转角处设有外角模块;外角模块的内侧设有一个外角模块T形 槽,外角模块T形槽与转角连接模块右端的转角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相配合连接。
在由连接模块、内墙配合模块、外墙配合模块、内角模块、外角模块、转角连接模块、底座模块、内墙板和外墙板所构成的墙体内部空间中装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效果,为建筑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采用的模块式结构连接,具有组合方便、结构简易,在减少施工时间的同时还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填充物,以保证墙体的强度、稳定性、防水性、隔音性和保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墙配合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墙配合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角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角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连接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模块,2.内墙配合模块,3.外墙配合模块,4.内角模块,5.外角模块,6.转角连接模块,7.底座模块,8.内墙板,9.外墙板,10连接模块上通孔,11连接模块下通孔,12.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13.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14.内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15.外墙配合模块中T形槽,16.内角模块左T形槽,17.内角模块中T形槽,18.内角模块右T形槽,19.外角模块T形槽,20.转角连接模块左“工”字形结构,21.转角连接模块右“工”字形结构,22.转角连接模块上通孔,23.转角连接模块下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组合墙,它由连接模块1、内墙配合模块2、外墙配合模块3、内角模块4、外角模块5、转角连接模块6和底座模块7所构成的中空墙体支撑和内墙板8、外墙板9还有填充物组成,其中填充物填充在中空墙体支撑和内墙板8、外墙板9所组成的墙体内部空间。其中:底座模块7为凹槽结构并且固定在地面上,内 墙板8、外墙板9分别固定在底座模块7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模块1的底部和转角连接模块6的底部也固定在底座模块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澳蓝建材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1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置式节能幕墙
- 下一篇: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钢骨混凝土箱型转换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