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伺服马达系统的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2940.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殷;王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伺服 马达 系统 复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系统复位技术,尤其涉及用于伺服马达系统的复位电路。
背景技术
图1为带现有复位电路的伺服马达系统。该伺服马达系统包括DSP101、伺服驱动102、伺服马达103、传感器104和复位电路105。所述复位电路105是要让DSP在正式工作前处于一种特定状态,只有以该状态为起点,随后的工作才可控制,系统才能够可靠工作。
所述复位电路105包括电阻120、电阻123、电阻124、电阻127、电阻130、NPN管126、NPN管128、二极管129和电容131。
带现有复位电路的伺服马达系统原理为:当133的电压高于某一电压值时,132的电压转换到高电平;当133的电压低于某一电压值时,132的电压转换到低电平,此时使单片机和伺服驱动电路进行复位,进而整个伺服马达系统复位。
现有采样保持电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没有温度补偿,当温度变化时复位电路的复位电压会变化,转折电压不一致;另一方面是没有电压迟滞,这样会造成反复进行复位,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伺服马达系统的带有温度补偿和电压迟滞的复位电路。
带有温度补偿和电压迟滞的复位电路的伺服马达系统包括DSP、伺服驱动、伺服马达、传感器和复位电路:
所述DSP是对所述传感器传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根据信号的内容对所述伺服马达进行控制;
所述伺服驱动是对DSP发的信号进行相应地反应,同时对伺服马达作用;
所述伺服马达是根据伺服驱动的信号内容进行运行;
所述传感器是根据所述伺服马达的运行情况进行获取信号;
所述复位电路是根据供电电压或马达运行的状态对所述DSP和伺服驱动进行复位。
所述DSP、伺服驱动、伺服马达和传感器都是相应的芯片电路,这里不作具体说明。这里主要讲复位电路。
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一NPN管、第二NPN管、第三NPN管、第四NPN管、第五NPN管、第一PNP管、第二PNP管、第三PNP管、第四PNP管、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检测电压线,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和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接检测电压线,另一端接所述第一PNP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接检测电压线,另一端接所述第二PNP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三NPN管的发射极,另一端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三PNP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集电极;
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四PNP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NPN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接检测电压线,另一端接所述第五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二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接检测电压线,另一端接所述第五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集电极,集电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发射极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三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PNP管的基极,发射极接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四NPN管的基极和集电极接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五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四PNP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集电极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