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脱电源连接器组合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8955.5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勋;罗乾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组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脱电源连接器组合构造,尤其涉及到一种易于脱落、且结构简单的电源连接器组合构造。
背景技术
一种电子连接器应用,通常具有一插接座及一插接头,该插接座系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该插接头一端组设有一电缆线,另一端则系与该插接座插接,已完成讯号或电源传输。
传统的电连接器使用,插接头与插接座系紧密的固定或紧配,以达到有效的讯号或电源传输;但由于电子装置在使用时,常有不慎碰触或拉扯到插接头的电缆线,以致使整个电子装置被拉离使用平台,将造成电子装置的摔落及损坏,或伤及人员。
因此,在连接器的设计上,一种易脱离的结构将慢慢的被消费者所接受,亦即插接座与插接头的连接,在顾及可有效地传输讯号外,亦必需使其在不当的拉扯下能有效地脱离,而达到易于脱离的效果,才可避免电子装置被牵拉而掉落损坏。
习知一种易脱连接器构造,请参考美国专利第7,311,526号,其系以磁性吸附的方式固定,亦即在插接座与插接头之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两磁极,在一般使用时,该插接头及插接座系磁吸结合,而遇有不当外力拉扯电缆线时,在不需较大的拉扯力之下,即可轻易地使插接头脱离插接座,如此,可避免电子装置被拉扯掉落。
上述易脱连接器系采用磁吸方式,其制造成本过于高昂,附带着将使电子装置的成本高,造成较不为消费者所接受,相对地应用其普及率较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本于精益求精、创新突破之精神戮力于连接器研发,而创作出本实用新型易脱电源连接器组合构造,使其可达到易脱离之效果,且其制造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脱电源连接器组合构造,其具有易于脱离的功效,可有效避免电子装置因不当的外力拉扯而造成损 坏,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上述之功效及目的,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设有一第一本体、一第一金属壳体及复数个第一端子,该第一本体设有并排的复数个第一端子槽,该第一金属壳体系包覆该第一本体,并形成有一插接口及由该插接口延伸之第一收容腔,该复数个第一端子系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本体之第一端子槽上,并位于第一收容腔内;及一第二连接器,系用以插设于该第一金属壳体之收容腔内,其设有一第二本体、一第二金属壳体及复数个第二端子,该第二本体设有复数个第二端子槽,该第二金属壳体系包覆该第二本体,并形成有一第二收容腔,该复数个第二端子系分别固定于该第二端子槽上,并位于该第二收容腔内,当第二连接器插入该第一金属壳体之第一收容腔时,该第一金属壳体系与该第二金属壳体卡合,该第一端子与该相对应第二端子系侧向左右接触。
所述的第一连接器之复数个第一端子可为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该第二连接器之复数个第二端子可为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
所述的第一连接器第一金属壳体具有凸出部,第一连接器第二金属壳体具有凹陷部,该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可卡合。
所述第一连接器之复数个第一端子形成有一弧形部,便于第二连接器之第二端子侧向左右接触。
所述第一连接器金属壳体具有凸出部,第二连接器金属壳体具有凹陷部,第一金属壳体与第二金属壳体可上下卡合。
该第一端子与该相对应第二端子以侧向左右接触。
如是,当该第二连接器受不当外力作用被拉动时,该第一金属壳体与该第二金属壳体将会脱离,该复数个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亦会脱离接触,以达到易于脱离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例详细说明及图示进行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器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组合另一视角剖视图。
符号说明
第一连接器 10 第二连接器 12
第一本体 14 第一金属壳体 16
第一端子 18 第一端子槽 20
凸出部 17 插接口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8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配型连接器
- 下一篇:煤矿全液压钻机用联动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