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曲率半径异形金属弯管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166.2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明;高忠江;张占福;蒋晓妍;李家森;魏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率 半径 异形 金属 弯管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弯管成型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铜水套是一种高导热埋管式铸铜冷却构件,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中各种有色金属的熔炼,配套各种炼炉;如闪速炉沉淀池双层水平铜水套装置、闪速炉沉淀池侧墙垂直水套装置等。它一般包括壁体,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在水套壁体内部设有冷却管,其材质为T2或Monel400等金属管材,冷却管与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使得铜水套获得良好的冷却效果,冷却管路形状设计的较为复杂、曲率半径很小且弯曲点较多,因此管材形状的成型工作难度很大。
闪速炉沉淀池侧墙垂直水套装置中的冷却管材质为Monel400,管材规格为:外径D=φ36mm、管壁厚t=6mm、弯曲曲率R=75mm、管长L=2280mm;技术要求管材内径的通球直径至少满足(75~80)%D,如图6所示。
现有的金属管材外形形状成型通常采用如下方式。
(1)采用弯管机成型,利用机械式或液压式弯管机进行冷煨成型。
(2)采用塞弹簧外加人力扳动方式成型,利用弹簧撑满管材进行热煨成型。(3)采用塞砂子外加人力扳动方式成型,利用砂子装满管材进行热煨成型。
上述成型方法虽然能实现金属管材的煨弯成型,但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弯管机的形式固定,一般只能用于通常的普通形状管材弯曲成型,而不适用于小弯曲曲率半径异形金属管材的弯曲成型。
(2)采用管内塞弹簧方式成型时,弹簧的塞入和拉出操作会很困难,而且弹簧在管内的定位位置也很难以把握,会占用很多时间。此外,弹簧的使用会增加成本,在管材煨制成型后,拉出来的弹簧不能再次进行使用,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3)采用管内装砂子方式成型时,砂子需要进行干燥和筛选,装砂工作也会占用很多时间;而且还要保证砂子必须填充紧密充实,管材两端要用塞子塞紧;此外在成型后还要将管内砂子清理干净;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操作相对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品率高、结构简单的小曲率半径异形金属弯管成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其结构要点底板上的轴上设置有凹轮,凹轮的排列方式与异形金属弯管的形状相对应,端部凹轮的轴上设置有与端部凹轮相配合使用的弯管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凹轮为五个,五个凹轮的排列方式为:中部一个凹轮,两侧对称各两个竖向排列的凹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凹轮由上、下半轮组合而成。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轴为双头螺杆,双头螺杆的一端设置在底板上的螺纹孔内,双头螺杆上套接凹轮,双头螺杆另一端设置有紧固螺母。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弯管器包括托板,托板前部开有通孔;托板后部通过柱销固定有压块,压块前端设置有与异形金属管材外径相对应的弧状凹陷;托板后端固定有手柄;通孔套接在所述双头螺杆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平台,平台上相应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设置有固定挡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底板上的轴上设置有凹轮,凹轮的排列方式与异形金属弯管的形状相对应,端部凹轮的轴上设置有与端部凹轮相配合使用的弯管器;解决了形状较为复杂、曲率半径较小、壁厚较厚的异形形状金属管材成型难的技术难题。有效减少了废品率和损耗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闪速炉沉淀池侧墙垂直水套的顺利生产制造,为其他行业和领域中涉及类似的产品生产制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行、稳定性好、易操作,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凹轮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产品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形式的其他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凹轮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弯管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套自动压接机的打点装置
- 下一篇:商用车碟式刹车支架整形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