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铜箔表面粗化处理的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611.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安;郭伟;黄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滔(连州)铜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8 | 分类号: | H05K3/38;C25D3/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3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箔 表面 处理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箔表面粗化处理的添加剂。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制造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的重要的材料。在当今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中,电解铜箔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电解铜箔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过程:溶铜生箔、表面处理和产品分切。其中,表面处理包括酸洗、粗化、固化、耐热层处理、防氧化、涂偶联剂和烘干处理工序(如图1所示)。目前,电解铜箔的制造过程中,表面处理过程中的粗化工序一般不加添加剂或添加含有砷、锑、镉等对人体易造成伤害的元素,所得铜箔粗化颗粒较大,不均匀,或不环保。现有的电解铜箔用于制造高Tg板、无卤素板或挠性板等高档板材时抗剥离强度较低,所制成的线路板容易出现起泡、甩线和脱层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覆铜板和印制电路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铜箔粗化颗粒细小、分布均匀,抗剥离强度高的用于铜箔表面粗化处理的添加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箔表面粗化处理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由含镍化合物、含钼化合物、含钴化合物、含铁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钛化合物、含锡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进一步说,所述添加剂的用量为5-1000mg/L。
优选地,所述含钼化合物为钼酸钠、钼酸铵和磷钼酸铵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含钴化合物为硫酸钴。
优选地,所述含铁化合物为硫酸亚铁。
优选地,所述含锡化合物为硫酸亚锡。
优选地,所述含氯化合物为盐酸
优选地,所述含磷化合物为亚磷酸。
优选地,所述含钛化合物为硫酸钛。
优选地,所述含镍化合物为硫酸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解铜箔表面粗化处理中使用本发明所述添加剂,所制造的铜箔不含砷、锑、镉等对人体易造成严重伤害的元素,铜箔粗化颗粒细小、分布均匀,抗剥离强度高,适用于制造高Tg板、无卤素板和挠性板等高档板材。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解铜箔表面处理流程图;
图2为粗化工序中未添加本发明所生产的电解铜箔的电镜照片(1000倍);
图3为粗化工序中添加本发明所生产的电解铜箔的电镜照片(1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电解铜箔的表面处理依次包括以下六道工序:酸洗、粗化、固化、耐热层处理、防氧化、涂偶联剂和烘干处理。酸洗、固化、耐热层处理、防氧化、涂偶联剂和烘干处理均采用现有技术的常用方法进行;在粗化工序中除向原粗化液中加入本发明所述的添加剂外,其余操作及条件参数均按现有的常用方法进行。添加剂由以下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含镍化合物、含钼化合物、含钴化合物、含铁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钛化合物、含锡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原粗化液中添加剂的浓度为5-1000mg/L。原粗化液的铜含量为5-20g/L,硫酸含量为100-200g/L,温度为10-40℃。
实施例1
将未经表面处理的35μm毛箔按照现有技术进行酸洗。经酸洗后的毛箔进入粗化槽进行粗化,粗化槽中粗化液的铜含量为5-20g/L、硫酸含量为100-200g/L、钼酸钠含量为300mg/L、硫酸亚锡含量为150mg/L,在10-40℃下按照现有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电镀。粗化后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继续进行固化、耐热层处理、防氧化、涂偶联剂和烘干处理得到铜箔。所得铜箔的抗剥离强度为1.75kgf/cm,铜箔粗化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参见图3)。
实施例2
将未经表面处理的35μm毛箔根据现有的技术进行酸洗。经酸洗后的毛箔进入粗化槽进行粗化,粗化槽中粗化液的铜含量为5-20g/L、硫酸含量为100-200g/L、钼酸钠含量为30mg/L、硫酸钴含量为200mg/L、硫酸亚铁含量为100mg/L和盐酸含量为60mg/L,在10-40℃下按照现有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电镀。粗化后按照现有技术的方法继续进行固化、耐热层处理、防氧化、涂偶联剂和烘干处理得到铜箔。所得铜箔的抗剥离强度为1.70kgf/cm,铜箔粗化颗粒细小、分布均匀。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滔(连州)铜箔有限公司,未经建滔(连州)铜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