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8021.2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才;李霞;毕阳;葛永红;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兰州 百合 干无硫护色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色剂,尤其涉及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兰州百合(Lanzhou Lily)是百合科(Liliaccae)百合属(Lilium)川百合的一个变种,是一种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其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且兰州百合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是其它根茎蔬菜的2~5倍,并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八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核黄素)含量达0.44mg/g,为一般蔬菜含量的10倍,与蛋类、豆类、动物肝脏中的含量相近。此外,还含有较丰富的锌元素,可调节机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故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美誉。
百合干作为兰州百合的主要加工产品之一,在延长百合产业链及采后增值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兰州百合干制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发生褐变的机理可分为酶促褐变与非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果蔬在受到机械损伤或外界异常条件(受冷、受热)的影响下,细胞受到破坏,氧气大量进入,打破了细胞中醌酚之间的动态平衡,醌进一步累积再聚合成了褐色物质。非酶促褐变是在没有酶的情况下发生的化学褐变反应。在果蔬的干制过程中,其中最主要的非酶促褐变反应是美拉德反应,即使酶在热烫过程中被灭活,加热干制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仍然对果蔬的褐变有所影响。
目前生产中对百合的护色主要采用含二氧化硫的护色剂(如焦亚硫酸钠等)。因二氧化硫的还原作用可以破坏酶的氧化系统,并且其本身能够与氧发生反应,消耗氧而生成硫酸,从而阻止酶褐变的发生,以及由各类有氧参与的氧化反应,减少了这些物料的变质和变色。含二氧化硫的护色剂护色效果较好,但会造成产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不但严重影响百合干出口,而且二氧化硫超标导致百合干清香丧失,口味酸化,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危害。因此开发安全、无硫百合护色剂对提高兰州百合干品质、增强其安全性和出口创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明显的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护色剂的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其特征在于:该护色剂是指100ml水中含有0.55~0.75g的氯化钠、0.2~0.4g的抗坏血酸、0.2~0.4g的L-半胱氨酸、0.7~0.9g的柠檬酸的混合溶液。
如上所述的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新鲜的百合经剥片、清洗后,在90~110℃热水中烫漂1~3min,得到处理后的百合;然后将所述处理后的百合浸泡于护色剂中,4~6min后取出漂洗数次,沥干水分,最后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9%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原料均为食品调味料或食品成分,未加入硫,因此,安全性高。
2、经实际测试,本发明护色效果明显(参见表1)。
表1 对比效果
3. 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仅需将原料热烫后直接浸于护色剂中并经清洗、沥干后即可干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该护色剂是指100ml水中含有0.55g的氯化钠、0.2g的抗坏血酸、0.2g的L-半胱氨酸、0.7g的柠檬酸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2 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该护色剂是指100ml水中含有0.75g的氯化钠、0.4g的抗坏血酸、0.4g的L-半胱氨酸、0.9g的柠檬酸的混合溶液。
实施例3 一种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该护色剂是指100ml水中含有0.65g的氯化钠、0.3g的抗坏血酸、0.3g的L-半胱氨酸、0.8g的柠檬酸的混合溶液。
上述实施例1~3中该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剂的使用方法是指首先将新鲜的百合经剥片、清洗后,在90~110℃热水中烫漂1~3min,得到处理后的百合;然后将处理后的百合浸泡于护色剂中,4~6min后取出漂洗数次,沥干水分,最后在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9%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