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114.3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缪桂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桂道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电磁 蒸汽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
背景技术
利用导热油加热的锅炉叫导热油锅炉。导热油,又称有机热载体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导热油锅炉是一种基于强制循环设计思想而研发的直流锅炉。封新生循环供热与大气相通,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液相或气相输送供热 。导热油锅炉采用三回程盘管设计,系统设定了膨胀水油箱,实现了低压高温供热。 采用盘管式结构,受热面充足,膨胀充分吸收 。
对于电加热油炉,热量是由浸入导热油的电加热元件产生和传输的,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一个或多种用热设备,经用热设备卸载后,重新通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再吸收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使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工艺要求。现有的电加热导热油蒸汽锅炉由于需要对炉内盘管内的水量进行控制,因此必须在炉外壁上设置有水位计,有水位计的蒸汽锅炉,蒸汽很难做到高温、低压和高温、高压。蒸汽的含水量大,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是一种无水位计的高频电磁蒸汽机,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低压和高温、高压的蒸汽含水量大的缺陷,不需导热油,热效率较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频电磁蒸汽机,包括供水系统、罐体、分别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路和蒸汽管路,该电磁蒸汽机还包括缠绕在罐体外周的高频电磁线圈、与高频电磁线圈相连的高频电磁发生装置、设置在罐体内的蒸汽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处理蒸汽的温度、压力和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PLC电控系统,蒸汽管路连接有蒸汽压力传感器,所述的高频电磁发生装置、蒸汽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压力传感器分别与PLC电控系统相连接;所述的罐体内设置有内套筒和至少一个中间套筒,中间套筒位于内套筒和罐体之间,所述内套筒和中间套筒使罐体内腔形成供蒸汽流动的折流通路,进水管路的端部深入到内套筒内部;所述的罐体为导磁的铁质容器。本发明利用电磁能产生蒸汽,热效率高,安全可靠,环境清洁,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一键启动,无人值守。安装方便,维修率低。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的外径为120mm-140mm,罐体厚度为8-10mm;所述内套筒的外径为50mm-60mm,罐体厚度为3-4mm;所述中间套筒的外径为90mm-100mm,罐体厚度为4.5-5mm。在不影响蒸汽输送的情况下,缸体的壁厚尽量厚一点,充分利用高频电磁线圈产生热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温度传感器有两个,一个位于内套筒中部,另一个位于中间套筒与罐体之间。两个蒸汽温度传感器分别控制内套筒内产生的蒸汽温度和将进入蒸汽管路的蒸汽温度,因此通过PLC电控系统可以控制进水量和蒸汽产生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保温水箱,保温水箱通过进水管路与罐体相连,保温水箱上设置有溢流口和排污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路上连接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与PLC电控系统连接。定时定量控制给水。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管路终端连接有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上部设有蒸汽出口,汽水分离器与保温水箱之间设置有回水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管路上自与罐体连接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安全阀和截止阀,所述的蒸汽压力传感器通过管路连接到安全阀和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筒筒壁上方和中间套筒筒壁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蒸汽通过的蒸汽出孔;另一种方案是所述内套筒顶端与罐体的上表面、中间套筒底端与罐体的下表面分别留有用于蒸汽通过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管路上自与罐体连接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截止阀、止回阀、高压水泵和闸阀;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疏水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罐体外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内套筒和中间套筒均为导磁的铁质容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设备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其热效率是现有蒸汽锅炉等产品的150%-200%,能源利用率极高,其使用过程中无三废产生,设备安全可靠,有利于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桂道,未经缪桂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兰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下一篇:市政道路雨水篦子晴雨天自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