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245.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永;李春荣;王林;杨定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5/12 | 分类号: | C07C35/12;C07C29/17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103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合成 薄荷醇 方法 | ||
1.一种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柠檬醛为起始原料,二氢吡啶衍生物为负氢源,并以手性胺作为手性辅剂催化不对称氢化合成右旋香茅醛,右旋香茅醛经路易斯酸催化关环合成左旋异胡薄荷醇,左旋异胡薄荷醇再经催化氢化最终制得左旋薄荷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反应步骤:
(1)不对称氢化:柠檬醛在二氢吡啶衍生物和手性胺辅剂双催化体系下发生不对称氢化反应生成右旋香茅醛,反应式如下:
(2)路易斯酸催化右旋香茅醛关环:不对称氢化得到的右旋香茅醛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发生关环反应生成左旋异胡薄荷醇,反应式如下:
(3)催化氢化:左旋异胡薄荷醇在Pd/C催化剂作用下氢化得到左旋薄荷醇,反应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起始原料柠檬醛为顺反异构混合体,其中两种顺反异构体的比例不定,不需精馏分离得到某种构型的纯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手性胺为(R)-2-[双(4-乙基苯基)]甲基四氢吡咯,其盐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X为手性胺成盐所用的酸,所用的酸为HCl、醋酸、氯乙酸、三氟乙酸或三氯乙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二氢吡啶衍生物负氢源为2,6-二甲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二乙酯,其结构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介质为四氢呋喃、氯仿、甲苯、二氯甲烷或二甲苯;所述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温度为-30~100℃;不对称氢化反应时间为5~48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手性胺辅剂的催化量为0.01~10mol%;所述的二氢吡啶衍生物负氢源的用量为10~800mo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关环反应的介质为甲苯、环己烷、乙酸乙酯或正己烷,温度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路易斯酸为溴化锌、二氧化硅、氯化锌或氯化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称合成左旋薄荷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催化氢化反应的介质为乙醇、甲醇、异丙醇或正丁醇,温度为-20~120℃,氢气压力为1~10a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2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