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状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3449.1 申请日: 2012-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3014177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寇晓霞;吴清平;薛亮;张菊梅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C12R1/93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007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轮状病毒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状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世界范围内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均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婴幼儿发病和致死的最主要病因。

轮状病毒在离体条件下存活力很强,对各种理化因子有较强抵抗力,耐乙醚和弱酸,用氯仿、反复冻融、超声波处理都不能使其失活,且这类病毒的序列变异较大,有多种血清型存在。近年来,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流行在世界范围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且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二次攻击率高,常造成急性严重的呕吐和腹泻。虽然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状轻重不一,但一般患者都具有低烧、呕吐、腹泻、头痛等严重的脱水样胃肠炎的症状。人群对这几种病毒普遍易感,儿童和老人最为严重,为胃肠炎病毒的危险人群。虽然轮状病毒胃肠炎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但全年均可发生,可呈暴发流行,也可呈散发流行,因此致使对其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目前轮状病毒病原的检测方法有电镜技术、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免疫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但上述的前三种技术往往存在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耗时、需要大型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缺点,在应用时往往有其局限性,尤其不能适用于大规模的病原筛查和检测等实际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中尤其以RT-PCR检测技术由于其快速、灵敏、适合处理大通量的样品等特点,在病毒检测中显示出其优越性并越来越多的得以应用,但该方法从检测到结果的判读仍然需要多种专用仪器,操作较为繁琐,所需时间仍然在5小时以上,常有非特异性出现等缺陷。与上述几种实验室诊断方法相比,近年来新建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由于其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临床上容易做到,检测时间也较短,不超过3小时,为快速、准确检测轮状病毒探索一种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的轮状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利用该检测试剂盒可以特异性的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

本发明的轮状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包括RNA提取试剂,RNA反转录试剂,环介导等温扩增试剂和检测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引物组由下列引物组成:

上游外引物F3:5’-ACCACTCCTTAATGCACAA-3’;(如SEQ ID NO.1所示);

下游外引物B3:5’-GCCATCCTTTGATTAAAAATAGCT-3’;(如SEQ ID NO.2所示);

上游内引物FIP:5’-CCTCTCGCGTTGAGTTCGTAT-GGAATAAATCTTCCGATTACTG G-3’;(如SEQ ID NO.3所示)

下游内引物BIP:5’-ATGTTTGTATTACCCAACTGAAGCA-AGAAAGTGTATCCTTCCA TGAA-3’(如SEQ ID NO.4所示)。

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试剂优选包括反应液A、反应液B和反应液C

反应液A:每24μL含有2.5μL10×Thermopol反应缓冲液、1μl8U/μL Bst DNA聚合酶、0.4μL10mmol/LdNTPs、0.5μL10μmol/L上游外引物F3、0.5μL10μmol/L下游外引物B3、1μL40μmol/L上游内引物FIP、1μL40μmol/L下游内引物BIP、0.6μL100mmol/L MgSO4、12.5μL2mol/L甜菜碱、4μL灭菌双蒸水ddH2O;

反应液B:50mM MgCl2

反应液C:100×的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

所述的10×Thermopol反应缓冲液是现有技术中的物质,可以从试剂公司购买到,其含有200mmol/L pH8.8的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100mmol/L氯化钾(KCl)、100mmol/L硫酸铵(NH42SO4、20mmol/L硫酸镁(MgSO4)和1%曲拉通X-100(TtitonX-100),余量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