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辅助制动及辅助启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9839.1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韩丽丽;赵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B60T1/10 | 分类号: | B60T1/10;B60L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辅助 制动 启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及启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辅助汽车制动及启动的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中尤其是在闹市区往往需要频繁的制动、启动,每一次启动都要消耗能量。假设汽车在稳定行驶时拥有的动能是Ek,那么制动时这部分能量将因制动转化为热能。再次启动时要想达到制动前的速度,那仍需要发动机输出能量最少Ek。如果多次制动、启动,就要消耗多个Ek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在现有条件下都转化为热能损失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辅助制动及辅助启动系统,把每次制动时车辆损失的动能转化为某种能量储存起来,在启动时再把这部分能量转化为汽车的动能,减少车辆启动时能量的消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汽车辅助制动及辅助启动系统,包括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所述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上设有机械能输入部件,所述机械能输入部件通过离合装置与一动力输入轴联接,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与汽车的车轮驱动轴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通过能量输出部件对所述车轮驱动轴输出辅助启动用的机械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包括发电机、储电池、电动机、变速器;
所述的机械能输入部件为该发电机的输入轴;所述发动机的输入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之间的离合装置记为第一离合装置;
所述的能量输出部件包括电动机、变速器及第二离合装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入端,变速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装置联接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的车轮驱动轴;
所述蓄电池储存由发电机获取的电能并为所述电动机提供电源;
该系统还设有用于控制电动机接通蓄电池的电源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之间串联有稳压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包括涡卷弹簧;所述的机械能输入部件为固定涡卷弹簧的自由端的卷簧轴;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卷簧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之间的离合装置记为第一离合装置;与所述卷簧轴配合设置有可控制卷簧轴转动的锁定装置;
所述的能量输出部件包括动力输出轴、第二离合装置、中间传动轴;所述的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装置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输出端联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车轮驱动轴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输入端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与所述卷簧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能量转换及储存装置包括可以通过直线运动储存能量的弹簧;所述的机械能输入部件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自由端的推拉杆,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的机械能输入部件为第一传动轴,该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之间的离合装置记为第一离合装置;该第一传动轴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推拉杆沿所述弹簧的伸缩方向运动;与所述推拉杆配合设置有可控制推拉杆运动的锁定装置;
所述的能量输出部件包括动力输出轴、第二离合装置、中间传动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离合装置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输出端联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装置与所述车轮驱动轴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输入端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把每次制动时车辆损失的动能Ek转化为某种能量储存起来,在启动时再把这部分能量转化为汽车的动能,减少车辆启动时能量的消耗;不会因为每次的制动、启动再耗费Ek的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