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频器及具有该分频器的频率合成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6783.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18 | 分类号: | H03L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频器 具有 频率 合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频技术及一种频率合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频器及一种具有该分频器的频率合成电路。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频率合成电路运用于一个宽频接收机(图未示),以提供在一个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变动的一个本地振荡信号。现有的频率合成电路包含一个锁相回路11及一个第一分频器12。锁相回路11包括多个压控振荡器111、一个多任务器112、一个第二分频器113、一个相位侦测器114、一个电荷泵115及一个回路滤波器116。图1画出锁相回路11包括三个压控振荡器111的情况。
压控振荡器111的频率调谐范围(frequency tuning range)相异。第一分频器12的分频数是固定的。在操作时,多任务器112使压控振荡器111中对应一个期望频率的一者与第二分频器113、相位侦测器114、电荷泵115及回路滤波器116相配合,以产生一个时钟信号,第一分频器12对时钟信号分频,以产生具有期望频率的本地振荡信号。
然而,现有的频率合成电路需使用多个压控振荡器111,导致其面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频器,可以节省一个频率合成电路的面积。
本发明分频器包含:一个第一分频模块,适用于接收一个时钟信号及一个第一控制信号,且根据该时钟信号及该第一控制信号产生一个第一生成信号,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一状态时,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是该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2,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二状态时,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是该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3;及一个第二分频模块,电连接到该第一分频模块以接收该第一生成信号,并适用于接收一个第二控制信号及一个第三控制信号,且根据该第一生成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产生一个第二生成信号,当该第二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三状态时,该第二生成信号的频率相同于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当该第二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四状态时,该第二生成信号的频率是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的1/2,当该第二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五状态时,该第二生成信号的频率是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的1/3,当该第二控制信号及该第三控制信号表示一个第六状态时,该第二生成信号的频率是该第一生成信号的频率的1/4。
本发明分频器还包含一个第三分频模块,该第三分频模块电连接到该第二分频模块以接收该第二生成信号,并根据该第二生成信号产生一个第一输出信号及一个第二输出信号,该第一输出信号及该第二输出信号中的每一者的频率是该第二生成信号的频率的1/4,且该第一输出信号及该第二输出信号间的相位差为90度。
本发明分频器中,该第一分频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分频单元,适用于接收该时钟信号及该第一控制信号,且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对该时钟信号分频,以产生一个第一分频信号及一个第二分频信号,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分频信号的频率是该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2,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二分频信号的频率是该时钟信号的频率的1/3;一个第一缓冲单元,电连接到该第一分频单元以接收该第一分频信号,并缓冲该第一分频信号以产生一个第一缓冲信号;一个第二缓冲单元,电连接到该第一分频单元以接收该第二分频信号,并缓冲该第二分频信号以产生一个第二缓冲信号;及一个第一多任务单元,电连接到该第一缓冲单元及该第二缓冲单元以分别接收该第一缓冲信号及该第二缓冲信号,并适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且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该第一缓冲信号及该第二缓冲信号中的一者作为该第一生成信号,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缓冲信号被输出,当该第一控制信号表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二缓冲信号被输出。
本发明分频器中,该第二缓冲单元还进行工作比调整,以使该第二缓冲信号的工作比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