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槐花竹叶茶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4885.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宝;魏洁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槐花 竹叶 制作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槐花(洋槐花)竹叶茶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竹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槐花(洋槐、刺槐)中主要含芸香甙(芦丁,Rutin)或其化合物,另有蜡、绿色素、树脂、缩合鞣质、色素、蛋白质(或黏液质)、氨基酸(或肽)、糖和维生素A等,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甙,水解后得白桦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从花蕾中亦得槐花米甲素、乙素和丙素,甲素是和芦丁不同的黄酮类,乙素和丙素为甾醇类.槐花中的芦丁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斛皮素(Quercitrin)。研究表明,槐花具有降压、降血脂、消炎、治疗溃疡等显著功效,是一味较好的食药材。
槐花和竹叶是初夏江南地区非常易得的食药材,本发明充分挖掘我国中医药的精华,综合利用槐花和竹叶制成一味具有一定降压、解毒、降血脂的有益茶品,同时香味浓厚、口味清香,是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良好饮品。
三、发明内容
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首。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茶饮已从一般的饮品到健康需求。本发明选用江南地区5月盛开的槐花(洋槐)和竹叶制成一味具有一定降压、解毒、降血脂的茶饮,融合传统中医药炮制和现代茶品加工工艺科学创制而成。发明内容包括:选材、炮制、杀青、炒制、杀菌和包装等科学加工过程,制成后的槐花竹叶茶填补国内同类茶品空白,具有香味浓厚、有益健康等显著优点。
四、具体实施方式
1.选材:选取当年新生的新鲜竹叶,去除叶根茎,当日洗净,初步晾晒干。选取5月盛开的新鲜洋槐花,去除桔梗、残花和碎屑,采后及时晾干。
2.炮制:取净槐花,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
3.杀青:取初步晾晒干的竹叶,采用蒸汽杀青至含水量5%左右。
4.炒制:将上述蒸汽杀青至水分5%的竹叶放入瓶式炒茶机中,再以5℃/min的速度升温到90-95℃,保温5-6分钟,之后逐渐降温至70℃,保温干燥。
5.混合炒制:将上述炒制后的竹叶和炮制后的槐花按2∶1比例混匀,放入80-90℃炒茶机中炒制5分钟左右,至深黄色。
6.杀菌、包装:混合炒制后的槐花和竹叶,采用紫外线杀菌后,干燥,密封包装,5g/次开水泡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 下一篇:导线剥线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