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9000.1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军;季志平;康永祥;康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48;A61P11/14;A61P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止咳 中草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咳嗽的动作是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就成为咳嗽。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人体分为九架组,肺架为气海,使气运全身,由于是与外界直接联系,往往最易感染外邪,继而深入体内引起各种病变,肺架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阻塞性病变,如热毒壅肺至胸痛咳嗽,痰邪壅肺而至咳嗽痰多和喘息等等,中医将咳嗽归结为“飞蛾症”。
咳嗽也是许多疾病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呼吸道病变,引起咳嗽的常见疾病有:(1)上呼吸道感染;(2)支气管炎;(3)肺炎;(4)急性喉炎。
西医对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镇咳。目前治疗咳嗽效果好的有咳嗽停糖浆、咳速停胶囊等。但它们存在如下缺点:糖浆运输、携带、使用不方便,有药物不良口味,患者不乐意服用,并且此类产品都是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伤害、既能去病,效果又很明显,而且能从根本上治疗咳喘病的润肺止咳组合物。
本发明是以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天蓬草1-20份、水百合1-20份、一碗水1-20份、太白小紫菀1-20份;
制备方法:
1.草药采集与炮制
1.1天蓬草:于每年2~3月采挖带根全草,除去杂质,洗净,阴干后备用。
1.2水百合:每年秋季采挖,将鳞茎分割下来洗净,取净百合,置热锅内,不断翻动,再取炼蜜化开加沸水少许,喷洒均匀,用文火炒微黄色,以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500g百合,用炼蜜60g。
1.3一碗水:6~7月采集全草,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后备用。
1.4太白小紫菀:夏季开花时采收全株,洗净,切段,晒干后备用。
2.配制
取以上四种炮制好的草药,按重量比进行配制。
3.超微粉化
首先对上述药材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条件为喷洒75%乙醇闷润0.5h(乙醇∶药材=1∶10),闷润后自然挥干,置烘箱(≤60℃)干燥,保存备用。
采用二次粉碎法,先用万能粉碎机将上述药材粉碎成80~100目的粗粉,然后利用TC20药用超微粉碎机进行超微化处理。工艺参数:空气压力>0.65Mpa;空气压力露点0~5℃;空气量3M3/min;进料粒度80~100目;加料速度100g/min;分级机频率设定45Hz。
4.包装
本超微粉剂既可以玻璃瓶装,也可以塑料小包装,也可以制成胶囊。
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天蓬草3-18份、水百合3-18份、一碗水3-18份、太白小紫菀3-18份。
一种有效止咳的中草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天蓬草10份、水百合15份、一碗水12份、太白小紫菀10份。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的药理及药性如下:
天蓬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是石竹科繁缕属的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功效。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秦岭南北坡均产,多生于200~1900米的溪畔及农田附近湿地上。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发汗解表。治伤风感冒,痢疾,痔漏,跌打损伤。
水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Wall.)Makino.)为百合科大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对止咳有特别疗效。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南、湖北等省中低山区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至针阔混交林带都有分布。在秦岭的南五台,太白山等地很常见,多生长于林下阴湿处腐殖土中。
【性味】:性寒,味苦微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