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基叠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1317.0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冬梅;武傲雪;陈颖;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47/16 | 分类号: | C07C24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叠氮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式(Ⅰ)所示的芳基叠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为:将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与叠氮化钠、碱性物质、配体在溶剂混合,在多孔铜的催化作用下,60~10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Ⅰ)所示的芳基叠氮类化合物;所述配体为L-脯氨酸、吡咯烷、L-谷氨酸、L-苏氨酸或L-丙氨酸;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水或二甲基亚砜与水的混合溶剂;
式(Ⅰ)或式(II)中,R为对甲氧基、邻甲氧基、对甲基、对乙氧基、对氨基、对乙酰氨基、对溴基、对氯基或对三氟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物质为NaOH、KOH、LiOH、Na2CO3、NaHCO3、Cs2CO3、CH3COOCs、CH3COONa、K3PO4·3H2O、三乙胺、二异丙胺、二乙胺或乙二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叠氮化钠、碱性物质、配体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0.2~0.3:0.05~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铜的孔径为5~150μ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铜的孔径为5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铜的物质的量用量为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1~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2~10mL/mmo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取有机相干燥、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作为展开剂,收集Rf值0.7~0.8的洗脱液,所得洗脱液减压蒸馏,干燥,制得所述式(Ⅰ)所示的芳基叠氮类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与叠氮化钠、碱性物质、配体在溶剂中混合,加入孔径5μm的多孔铜催化剂,8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取有机相干燥、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作为展开剂,收集Rf值0.7~0.8的洗脱液,所得洗脱液减压蒸馏,干燥,制得所述式(Ⅰ)所示的芳基叠氮类化合物;所述碱性物质为二异丙胺;所述配体为L-脯氨酸;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的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叠氮化钠、二异丙胺、L-脯氨酸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2:0.2:0.2;所述多孔铜的物质的量用量为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的5%;所述的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Ⅱ)所示的碘代芳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2mL/m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3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