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煤焦油的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255.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巨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巨堂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煤焦油 组合 方法 | ||
1.一种加工煤焦油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煤焦油分馏装置A,分离煤焦油得到主要由常规沸点<250℃的烃组成的轻油A1P、主要由常规沸点为250~450℃的烃组成的中油A2P和包含常规沸点高于450℃的烃的重油A3P;
②在中压加氢装置B1,轻油A1P或轻油A1P的脱酚油或轻油A1P的脱萘油作为装置B1的原料油B1F在中压条件下完成加氢精制反应,加氢精制反应压力为4.0~12.0MPa;
③在高压加氢装置B2,中油A2P在高压条件下完成加氢精制反应,加氢精制反应压力为12.0~25.0MPa;
④在重油延迟焦化装置B3,重油A3P完成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的主要由常规沸点<250℃的烃组成的延迟焦化轻油B3PL去装置B1完成中压加氢精制反应,得到的主要由常规沸点为250~450℃的烃组成的延迟焦化中油B3PM去装置B2完成高压加氢精制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在装置A,分离煤焦油得到由常规沸点<250℃的烃组成的轻油A1P、由常规沸点为250~450℃的烃组成的中油A2P和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450℃的烃的组成的重油A3P;
②在装置B1,加氢精制反应压力为6.0~10.0MPa;
③在装置B2,加氢精制反应压力为13.0~20.0MPa;
④在装置B3,重油A3P完成延迟焦化反应,得到的由常规沸点<250℃的烃组成的延迟焦化轻油B3PL去装置B1完成中压加氢精制反应,得到的由常规沸点为250~450℃的烃组成的延迟焦化中油B3PM去装置B2完成高压加氢精制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在装置A,分离煤焦油的分馏塔AF操作压力为负压;
②在装置B1,原料油B1F和循环油B1PRO混合后加压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器,在中压条件下完成加氢精制反应得到第一加氢反应流出物B1P,分离第一加氢反应流出物B1P得到的部分液体烃物流用做循环油B1PRO,原料油B1F和循环油B1PRO的重量流量比例为1∶0.1~1∶4;加氢精制反应器布置有串联操作的前部催化剂床层和后部催化剂床层;前部催化剂床层以完成烯烃加氢饱和为主要目标,其反应温度为170~220℃;后部催化剂床层以完成芳烃饱和为主要目标,其反应温度为250~380℃;
③在装置B2,中油A2P在高压条件下完成加氢精制反应得到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分离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得到主要由常规沸点为330~450℃的烃组成的加氢尾油B3PH,至少一部分加氢尾油B3PH去装置B3作溶剂油SO;
④在装置B3,重油A3P与溶剂油SO混合后进入焦化进料加热炉升温后进入延迟焦炭塔,重油A3P与溶剂油SO的重量流量比例为1∶0.10~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②在装置B1,原料油B1F和循环油B1PRO的重量流量比例为1∶0.5~1∶2;分离第一加氢反应流出物B1P得到的加氢石脑油的氮含量(平均值)低于10PPm;
③在装置B2,分离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得到的加氢柴油的十六烷值(平均值)高于25。
④在装置B3,重油A3P与溶剂油SO的重量流量比例为1∶0.5~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装置B2,分离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得到的加氢柴油的十六烷值(平均值)高于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⑤在装置B5,至少一部分加氢尾油B3PH完成加氢裂化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⑤在装置B5,至少一部分加氢尾油B3PH完成加氢裂化反应得到第三加氢反应流出物B5P,第三加氢反应流出物B5P去步骤③与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高压加氢装置B2,分离第二加氢反应流出物B2P得到主要由常规沸点为330~390℃的烃组成的加氢尾油B3PH1,主要由常规沸点为390~450℃的烃组成的加氢尾油B3PH2,至少一部分加氢尾油B3PH2去装置B5与第一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接触,至少一部分加氢尾油B3PH1去装置B5与第二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或后续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巨堂,未经何巨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2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