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3Ni1催化剂及其催化还原硝基芳烃制备芳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7338.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双飞;何伟;李亚栋;段昊泓;戎宏盼;王定胜;李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3/04 | 分类号: | C07B43/04;C07C209/36;C07C211/46;C07C211/58;C07C211/47;C07C221/00;C07C223/06;C07C211/51;C07C213/02;C07C215/68;C07C225/22;C07C211/52;C07C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sub ni 催化剂 及其 催化 还原 硝基 芳烃 制备 方法 | ||
1.一种Rh3Ni1催化还原硝基芳烃制备芳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以硝基芳烃为底物,以双金属Rh3Ni1为催化剂,在室温常压氢气氛下,将底物和催化剂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其中底物的摩尔浓度为0.05~0.5mol/L,催化剂的摩尔浓度为0.00015~0.004mol/L;
所述的底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R选自氢、烷基、卤素、羰基、醚基、氨基、羟基、羟甲基、乙酰基和酯基中的一种;
2)在搅拌的状态下反应6~24小时,反应结束,离心回收催化剂,对上清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目标产物,或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h3Ni1催化还原硝基芳烃制备芳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有机溶剂采用甲醇、四氢呋喃和乙酸乙酯中的任一种。
3.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Rh3Ni1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按如下步骤制备:
1)将十八胺加热形成澄清溶液作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还原剂;
2)继续加热至120~150°C,然后加入三水合三氯化铑和乙酰丙酮镍,其中三水合三氯化铑的质量摩尔浓度为0.015~0.075mmol/g,乙酰丙酮镍的质量摩尔浓度为0.005~0.025mmol/g,得到澄清液体;
3)在激烈搅拌的状态下,将上述澄清液体注入到预先升温至230~250°C的十八胺中进行稀释,制成三水合三氯化铑的质量摩尔浓度为0.006~0.015mmol/g,乙酰丙酮镍的质量摩尔浓度为0.002~0.005mmol/g的溶液;
4)将上述溶液在230~250°C下老化1.5~5分钟,降温至50°C~80°C后加入乙醇后析出沉淀物,离心后用乙醇洗涤即得到双金属Rh3Ni1,最后将得到的Rh3Ni1分散在环己烷中备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h3Ni1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为蠕虫状粒子和颗粒状粒子的混合物,其中颗粒状粒子的晶粒度为6~1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3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香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具有抽拉部件的柜式家具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