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封装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6450.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林;王倩;文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封装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封装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行业中,芯片完成生产之后的封装技术为大家所熟知。传统的封装会在芯片上形成一层较厚的封装材料。由于芯片内部构造精密并且十分脆弱,在运输的过程中极易损伤,并且空气中又含有湿气容易对芯片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形成于芯片表面的封装材料可以起到保护芯片免受伤害的作用。
以一种常见的封装结构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在封装制造中,在半导体芯片10之上形成一层封装材料30,用于保护半导体芯片10。同时半导体芯片10的背面通过粘合层41装配于基板43之上,所述基板43中包含若干通孔形成于所述通孔中连线42和与连线42相连的焊锡球44,其中连线42通过粘合层41和引线20与半导体芯片10的内部器件连接,便于半导体芯片10与外部进行电压、接地或信号的传送。其中,所述封装材料30、所述基板43以及所述引线20构成了封装结构。
若半导体芯片10出现了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此时就需要把封装结构去除,之后取出半导体芯片10并进行测试。现有工艺中,封装材料30和所述基板43可以采用机台使用化学试剂对其进行加热,并使用液体溶解去除;之后再使用人工拉引线20或者采用化学试剂刻蚀引线20。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发现,若采用人工拉引线20的方式会造成半导体芯片10被拉伤;若采用化学试剂刻蚀引线20也会对半导体芯片10的内部电路造成伤害,这是因为封装材料30此时已经被去除,半导体芯片10被全部暴露出来,而刻蚀引线20的化学试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往往会损伤到半导体芯片10。
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封装结构并减小化学试剂对半导体芯片的损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去除封装结构的方法,以减小化学试剂对半导体芯片的损伤。
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封装结构的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装配于基板上,所述半导体芯片以及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封装材料和若干引线,所述封装材料覆盖所述引线和半导体芯片,所述引线连接所述半导体芯片和所述基板;所述基板、所述封装材料和所述引线构成封装结构;
对所述封装材料和所述引线进行研磨,暴露出所述引线;
使用第一化学试剂刻蚀去除剩余的引线;
使用第二化学试剂刻蚀去除剩余的封装材料和所述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形成于所述基板内部的若干通孔、形成于所述通孔中的连线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表面与所述连线连接的焊锡球。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芯片通过粘合层装配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半导体芯片通过粘合层与其中若干所述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一端连接所述半导体芯片,另一端与所述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为银胶。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为金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化学试剂为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其中盐酸和硝酸的体积比为3:1。
进一步的,使用第一化学试剂刻蚀所述引线的时间范围是60s~120s。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材料为热固性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化学试剂为发烟硝酸,其浓度范围为86%~98%。
进一步的,使用第二化学试剂去除所述封装材料的时间范围是30s~120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首先对所述封装材料和所述引线进行研磨,暴露出所述引线;然后使用第一化学试剂刻蚀引线,由于此时封装材料还未去除,所述半导体芯片均被封装材料保护,避免了所述第一化学试剂对半导体芯片的损伤;接着使用第二化学试剂去除封装材料和基板,从而实现在对半导体芯片较少伤害的情况下完全去除封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半导体芯片和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去除封装结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半导体芯片和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封装结构研磨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去除封装结构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2至图5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6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