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62921.0 申请日: 2012-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895207A 公开(公告)日: 2013-01-30
发明(设计)人: 贾兆绪;乔蕾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
主分类号: A61K9/22 分类号: A61K9/22;A61K31/196;A61K47/44;A61P29/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代理人: 朱红星
地址: 300163***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缓释制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的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症是机体对抗感染或误认代谢物为致敏原的一种免疫反应,使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炎性介质环氧化酶(COX-2)的作用。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的前体,而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又是花生四烯酸的前体,催化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的是环氧化酶,目前认为人体内的环氧酶共有两大类,环氧酶1和环氧酶2,环氧酶1主要存在于正常的细胞中,而环氧酶2则主要在炎性环境中存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抑制环氧化酶-2的活动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性反应,此外,非甾体抗炎药还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可以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从而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这种作用机制是与具有类固醇的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有着根本区别的。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抑制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药效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但有一个例外就是著名的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乙酰基可以不可逆地结合环氧酶活性中心地丝氨酸,不可逆地抑制环氧酶活性。

双氯芬酸钠化学名称为: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急慢性风湿性、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等。双氯芬酸钠作用于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酯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是非甾体抗炎药中作用较强的一种,它对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等。

目前双氯芬酸钠口服制剂大部分是缓释片。缓释片骨架材料大多用蜡类、海藻酸钠等,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丙烯酸树脂类多用作粘合剂或成膜材料。市场上销售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骨架大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丙烯酸树脂类,因为丙烯酸树脂类难溶于水,用其为骨架型缓释的时候最好是与HPMC粘性较大的辅料联用,来巩固各颗粒之间的粘结,粘结效果直接影响药物的缓释效果,这就增加了制药时的成本和制作时工艺的复杂性,采用本发明生产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骨架为虫白蜡是纯天然的产品,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材料,不需用特殊工艺和粘合剂,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一种独特的纯天然的虫白蜡做为缓释骨架,该缓释片血药浓度平稳,有效的达到抗炎效果。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的技术内容:

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双氯芬酸钠50份

虫白蜡36.5-40份

微晶纤维素8.25-15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5-20份

磷酸氢钙11-14份

硬脂酸镁0.8-1份

滑石粉1.2-2份。

本发明优选的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双氯芬酸钠50份

虫白蜡36.5份

微晶纤维素8.25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

磷酸氢钙11份

硬脂酸镁0.8份

滑石粉1.2份。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将原辅料分别过筛,按处方量进行称量,将称量后的原料双氯芬酸钠和辅料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磷酸氢钙,加入混法制粒机内充分混匀,加入释释片的骨架虫白蜡进行高速制粒,将制得的湿颗粒干燥,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按照检验结果压片,制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本发明的含有双氯芬酸钠活性成分的缓释片是由活性成分双氯芬酸钠与缓释材料,加上其它常规辅料组成。本发明所用的缓释材料为纯天然的虫白蜡,常规辅料作为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等,具体成份如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磷酸氢钙、硬脂酸镁、滑石粉等,按一定比例与双氯芬酸钠、虫白蜡混合,按照制剂常规方法制成缓释片。

本发明制备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实施例1-3)的主要药效学研究包括解热作用和镇痛作用两个药效试验。

具体实验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未经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2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