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层状多孔磷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6072.8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闫策;钟建;何丹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多级 结构 层状 多孔 磷酸钙 粉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具有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层状多孔磷酸钙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钙,包括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及其前驱体,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无机相的主要组成。生物矿化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无定磷酸钙(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ACP),随年龄的增长,其含量逐渐降低。生物矿化的产物则主要是羟基磷灰石,其理论钙磷比为1.67,而实际往往有所偏低。以各种磷酸钙盐如羟基磷灰石、α-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磷酸氢钙、聚磷酸钙等为原料制备的生物医用材料如骨水泥、生物陶瓷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传导性,有的还具有骨诱导性,因此在生物材料领域,尤其是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而多变的应用。
据文献报道,磷酸钙盐的形貌特征,如针状、棒状、球状等,会对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如细胞黏附、形态、取向等产生影响,因此开发特殊形貌的磷酸钙材料,对于丰富磷酸钙类材料的种类,并扩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现有的磷酸钙无机相材料已开发出纳米或微米尺度的针状、棒状、球状、网状、中空等多种不同的复杂形貌特征。此外,还有同时具有微米大孔及纳米小孔的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支架材料的相关研究,这类材料在提供适于细胞攀附生长的微米级孔径外,其纳米孔径还能进一步提供营养物质及气体交换的通道,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提供一种具有特殊形貌的、微纳米特征相结合的、多尺度、多级结构的磷酸钙粉末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形貌磷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层状多孔磷酸钙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钙盐溶液和磷酸盐溶液,按照钙磷比1.67量取钙盐溶液和磷酸盐溶液,然后用氨水预调两种溶液的pH值;
第二步:将钙盐溶液匀速滴加入磷酸盐溶液中,同时用匀速滴加25~28%氨水,维持体系pH为10~12;钙盐溶液滴加完毕后,将体系密封,持续搅拌一段时间;
第三步:停止搅拌,陈化一段时间,体系分层,下层为乳白色沉淀;
第四步:倒去上层上清液,加入乙醇进行分散,处理一段时间,然后经分离、水洗至中性、二次醇洗、干燥,制得具有微纳米多级结构的层状多孔磷酸钙白色粉末。
第一步所述的钙盐为硝酸钙、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钙盐溶液浓度为0.1~1mol/L;所述的钙盐溶液中钙含量为0.05~2 mol;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磷酸盐溶液浓度为0.1~1mol/L。
第一步所述的钙盐溶液和磷酸盐的预调pH为10~12。
第二步所述钙盐溶液滴加速度为2~6 ml/min,氨水滴加速度为0.5~3 ml/min,所述的持续搅拌时间为3~12 小时。
第三步所述的陈化时间为12~48小时。
第四步所述的分散乙醇用量为乳白色沉淀的0.5~2倍,处理时间为1~12 小时。
第四步所述的分离步骤为高速离心,或抽滤;高速离心的具体步骤包括: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转速3000~5000 rpm,离心时间10~20 分钟;抽滤的具体步骤包括:采用布氏漏斗、砂心漏斗,或可替代型过滤装置,在负压条件下进行抽滤,得到呈润湿状态的白色滤饼。
第四步所述水洗采用离心式水洗,或抽滤式水洗的方法;所述离心式水洗的步骤为:重新加入水,搅匀,再次离心,倒去上清液;重复加水、离心、倒去上清液的操作,到上清液由碱性达到中性为止;所述抽滤式水洗的步骤为:补充水继续进行抽滤,始终维持滤饼润湿状态,直至滤液达到中性。
第四步所述二次醇洗采用离心式醇洗,或抽滤式醇洗方法;所述离心式醇洗的步骤为:加入乙醇、搅匀、离心、倒去上清液,反复进行2~4次;所用乙醇的体积用量为固体沉淀的1~4倍;所述抽滤式醇洗的步骤为:补充水乙醇,继续进行抽滤,至乙醇体积用量为固体沉淀的1~4倍,将滤饼抽干。
第四步所述干燥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加热或真空加热的方式;所述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4~72 小时;所述加热采用温度为50~70 ℃,时间为24~72 小时;所述真空加热的温度为50~70 ℃,时间为24~72 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盐污泥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面切书机压紧送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