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箱体零件的回油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358.0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忠勇;申永生;孙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J15/44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箱体 零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箱体的密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箱体零件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采用的箱体防渗、防漏油结构多从采用高质量的油封和提高箱体零件孔的加工精度入手,但此种方法无法清除油封和轴承之间的余油,由于箱体一般都为密封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发热压力增大或长时间工作造成油封老化,都会造成这部分油渗漏出去,造成箱体的渗漏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清除机械箱体中油封和轴承之间的余油的回油结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箱体零件的回油结构,箱体4上开设的回油孔1设置在轴承3与油封5之间。
所述的回油孔1的形状为直角状,该回油孔1的一端设置在轴承3与油封5之间,另一端与箱体内部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正常工作时,箱体内零件运转甩起的油经轴承3空隙进入油封5和轴承3之间的区域,经过箱体内加工的回油孔1可以将箱体内部油封5和轴承3之间的余油可以快速流回箱体内部,减少对油封的侵蚀,从而减少渗漏油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箱体零件的回油结构,它包括:回油孔1、轴2、轴承3、箱体4和油封5,箱体4内设置有轴2,轴2上设置有轴承3和油封5,箱体4上开设有回油孔1,该回油孔1的形状为直角状,回油孔1的一端设置在轴承3与油封5之间,另一端与箱体内部相连。工作中箱体内零件运转甩起的油经轴承3空隙进入油封5和轴承3之间的区域,经过箱体内挖的回油孔1流回箱体内部,完成对轴承的降温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余热换热器
- 下一篇:轨道车辆走行齿轮箱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