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法莫替丁胃漂浮型微丸片的制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8038.6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红;张慧婷;祁小乐;黄海琴;闻晓光;王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泰州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16;A61K31/426;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法莫替丁 漂浮 型微丸片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漂浮型微丸片的制备,该片能在胃内迅速崩解成能实现12h持续漂浮和缓慢释药的微丸。
背景技术
胃漂浮型制剂主要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的,能够在胃液中保持漂浮状态的制剂。一般认为,此类制剂的密度一般小于胃液的密度(1.004-1.01g/cm3),较长时间漂浮于胃内,并持续释放药物。胃漂浮型制剂的优点在于该制剂可以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通常可以制备成胃漂浮制剂的药物需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在胃和小肠上部的特定部位有最佳吸收;②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易于在酸性下溶解吸收的药物;③胃酸分泌抑制剂;④胃部治疗药物;⑤在小肠的pH环境下溶解度低或不溶解的药物。胃漂浮制剂可以提高此类药物的吸收,降低毒副作用,稳定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是药剂学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根据剂量的存在方式,口服缓控释制剂可分为单单元型制剂和多单元型制剂两大类型。现有的专利中,90%以上关于胃漂浮型制剂涉及的都是片剂和胶囊剂,基本上都是单单元型制剂。相比之下,本发明涉及的胃漂浮型制剂是一种多单元型制剂。尽管两者的总体释药行为相似,但多单元型制剂更具优势:在消化道内的分布很均匀;在胃肠道的转运相对恒定;个别单元包衣的失败不会导致整体释药行为的改变。因此,多单元型制剂可进一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减小因食物或胃排空造成的个体差异,可进一步避免剂量突释现象,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多单元型制剂的最终剂型有两种:一种是将分散的单元装入普通空心胶囊而成胶囊剂;另一种是将其压制成片剂。前者相对简单,目前上市的品种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由于胶囊剂的体积一般偏大,患者的吞咽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分剂量的准确性较差,对于剂量需随时调整的药物来说,胶囊剂存在着无法分割的不足。另外在生产工艺上,灌装胶囊的成本要比压片高。
微丸压片最突出的优点是可分割,分割后仍能保持原来的控释性质。这种可分割的控释片,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剂量方案,特别是对于治疗指数较小的,剂量需随时调整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将微丸压制成片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本发明是将多个微丸压单元压制成单一片剂,属多单元型制剂。患者口服后制剂在胃肠道迅速崩解成离散的单一微丸,发挥微丸固有的临床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胃漂浮型微丸片,该片剂可以在消化液中迅速崩解成独立的微丸,这些微丸能够达到12h的漂浮性和缓释释药。该制剂可以延长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稳定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中的胃漂浮微丸片由轻质载药丸心,包裹在丸心外面的包衣膜和辅料压片而成。其中:
轻质载药丸心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法莫替丁 1%-40%
蜡质材料 40%-70%
填充剂 20%-30%
且每20mg干物料中含10-20ml粘合剂
包衣液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胃漂浮微丸片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载药丸心 40%-50%
填充剂微丸 30%-40%
崩解剂微丸 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泰州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药科大学;泰州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80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