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铝合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3634.7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虞海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海香 |
主分类号: | C25D5/44 | 分类号: | C25D5/44;C25D5/30;C25D3/12;C25D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铝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电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硅的电镀铝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常规的电镀铝合金的方法为重锌酸盐法,该方法涉及多达15道工序,因此,不合格率一直较高,而在在电镀过程中使用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无法达到现各国对环保的要求。
为了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进,现有捰提出了用铁、铜及镍等的多元转化法,也称为阳极转化法,该方法同重锌酸可卡因法,工序有所减少。但这一方法的镀层同铝合金表面的结合力不高。另外,在铝合金表面同镀层间会有氧化物层出现,会有镀层剥落现象。
因此,又有技术提出,对含硅铝合金的电镀方法,该方法以铝合金为阳极,不溶性电极为为阴极,在磷酸。硫酸或氨基磺酸等电解液中进行阳极电解浸蚀,然后再进行电镀。此方法通过对铝合金中铝的浸蚀后在铝合金表面形成凸凹形状来提高电镀层同铝合金基体的接合力。但该方法仅能对含硅铝合金进行电镀,不适用于其它铝合金,而在铝合金领域中,含硅铝合金的比例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的电镀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适应大多数铝合金 的电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镀铝合金的方法,包括有脱脂部分,电解浸蚀部分和电镀部分;
所述脱脂部分包括脱脂和水洗,用于去除镀件表面的油脂;
所述电解浸蚀部分包括阳极电解浸蚀和重锌酸盐转化浸蚀;
所述电镀部分为氨基磺酸盐为电解液电镀。
在所述电解浸蚀部分中,首先在室温下进行重锌酸盐转化10秒后水洗,以氨基磺酸为电解液,以铝合金为阳极,以不溶性电极为阴极进行阳极电解浸蚀1-2分钟;然后以氨基磺酸镍或氨基磺酸铜为电镀液进行电镀处理。
本申请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虽然在本申请中采用了一次重锌酸为进行转化,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增加了铝合金表面的凸凹程度,而不会过度的破坏铝合金表面的结构,使镀层同铝合金表面的结合力更高,而整体统计,并不会增加电镀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电镀铝合金的方法,包括有脱脂部分,电解浸蚀部分和电镀部分;
所述脱脂部分包括脱脂和水洗,用于去除镀件表面的油脂;本申请中的脱脂采用的是现有技术,能够同时对酸性或碱性油脂脱除技术已经不需要分步进行,这已经是公开的技术,在此就不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电解浸蚀部分包括阳极电解浸蚀和重锌酸盐转化浸蚀;
所述电镀部分为氨基磺酸盐为电解液电镀。
在所述电解浸蚀部分中,首先在室温下进行重锌酸盐转化10秒后水洗,以氨基磺酸为电解液,以铝合金为阳极,以不溶性电极为阴极进行阳极电解浸蚀1-2分钟;在此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做为阳极浸蚀的电解液,但硫酸的比例不应当高于两种酸混合后总量的30%,磷酸的浓度至少为50g/L。
然后以氨基磺酸镍为电镀液进行电镀处理。
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由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变形或等同替换,均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海香,未经虞海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3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