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3496.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洋;吴刚;吴智深;蒋剑彪;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 ||
1.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内部混凝土(1)、钢管(2)、横向预应力钢丝(3)、纤维增强塑料(4);其中,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对钢丝施加预应力横向连续均匀缠绕于钢管(2)的外壁,纤维增强塑料(4)粘贴于最外层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外表面,内部混凝土(1)填充于钢管(2)的内部;横向预应力钢丝(3)和纤维增强塑料(4)各为1层及1层以上,其钢丝或纤维方向与钢管横向倾角在-30°至30°之间,各层钢丝及纤维方向可以相同或不同,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缠绕间距不大于40mm;横向预应力钢丝(3)通过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或环氧砂浆实现与钢管(2)的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顺着钢管(2)的轴向沿钢管(2)四周均匀设置纵向钢丝(5),纵向钢丝(5)的层数不受限制,可为0层、1层或1层以上,设置于横向预应力钢丝(3)与钢管(2)之间或横向预应力钢丝(3)的各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预应力钢丝(3)中的有效预应力不小于10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钢丝为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000MPa的普通钢丝、镀锌钢丝或不锈钢钢丝,单束钢丝的结构形式为1(根)×1(股)、1(根)×n(股)或m(根)×n(股)中的一种,单束钢丝直径为0.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塑料(4)的纤维增强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混杂而成,并浸渍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或聚氨酯树脂实现与横向预应力钢丝(3)外壁的粘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部混凝土(1)内部设置有钢筋骨架或型钢骨架,钢筋骨架由纵、横向钢筋绑扎或焊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部混凝土(1)为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3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