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8210.5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鹿岛美纪;柳在健;铃木照晃;鲁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4;G02F1/133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分散 液晶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TFT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高分子分散液晶PDLC层,所述TFT阵列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像素单元内,所述TFT阵列基板朝向PDLC层的一面具有多条像素电极和多条第一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间隔分布;
所述彩膜基板朝向PDLC层的一面具有第二公共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像素单元内,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呈H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中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平行于所述TFT阵列基板,且所述PDLC层中的液晶为正性液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中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垂直于所述TFT阵列基板,且所述PDLC层中的液晶为负性液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宽度相同;多个交替分布的所述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中,相邻的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的宽度为2~5μm,相邻的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为3~8μm,所述TFT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盒厚为8~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的宽度为2μm,相邻的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之间的间距为8μm,所述TFT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盒厚为10μm。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全响应时间的上升时间中,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施加相同的第一电压,对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施加第二电压,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电位不同;
全响应时间的下降时间中,将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断路,且对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电位的电压。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以及与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在彩膜基板上形成第二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对盒处理,将所述TFT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进行对盒处理,注入高分子分散液晶PDLC,形成液晶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内的液晶分子为正性,且所述步骤对盒处理之前还包括:
在TFT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涂覆取向液,取向液固化形成取向膜,对取向膜的表面进行摩擦,与TFT阵列基板平行取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分子分散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且所述步骤对盒处理之前还包括:
在TFT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涂覆取向液,取向液固化形成取向膜,与TFT阵列基板垂直取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2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相液晶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甲醛生产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