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槛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855.0 | 申请日: | 201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岳彩立;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同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30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峄城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门槛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门槛梁总成由门槛梁内外板及加强板等十几个零部件组成。零部件多采用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但是使用冲压成型模具数量多、成本高、工序多,而且质量也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汽车门槛梁结构,该新型汽车门槛梁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非常轻便,且制造所需模具少、成本低、工序少,易于实现模块化、专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门槛梁结构,包括通道管1、外鳍翅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槛梁结构为挤压成型型材,包括至少1个通道管1;所述通道管1设置有至少1个外鳍翅2,所述外鳍翅2沿所述通道管1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通道管1内设置有至少1个内鳍翅3,所述内鳍翅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道管1的内壁连接。
所述外鳍翅2、内鳍翅3的横截面为扁平薄层或弯曲薄层。
所述弯曲薄层为弧形薄层、波浪形薄层或不规则弯曲薄层。
所述内鳍翅3处于水平位置或垂直于水平位置或与水平位置成一锐角。
所述两个以上内鳍翅3相互平行或相互交叉。
所述通道管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多边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三角形或梯形。
所述通道管1的壁厚一般为0.8-2.0mm,所述通道管1的壁厚大于或等于外鳍翅2、内鳍翅3的厚度。
所述新型汽车门槛梁还包括抗氧化保护涂层,所述抗氧化保护涂层设置在所述的外鳍翅2外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汽车门槛梁结构通过所述鳍翅的不同形状和位置的设置,在所述通道管内可以设计出数目不一、形式各异的流道,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非常轻便;本发明采用高纯度铝合金熔炼技术,辅以等温等速精密挤压技术挤压制成,通过直接热挤压成型,不需后续的缝隙处理,并能耐较高的压力,并且通过工艺控制,可使产品的壁厚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制造所需模具少、成本低、工序少,易于实现模块化、专业化生产,具有技术、规模、产品系列以及成本等综合优势;本发明的表面可以进行喷锌或其他化学处理,防止铝在各种环境中的氧化,提高门槛梁本身的抗腐蚀能力;本发明可以替代传统的冲压板材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材料利用率,用其开发的产品能极大的减轻产品重量和原材料的消耗,并且在回收和再利用上,其回收率可达100%,具有回收成本低,行业利用面广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六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八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示:1为通道管、2为外鳍翅、3为内鳍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显然,则通道管1内只有一个流道;
如图2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1个内鳍翅3,内鳍翅3垂直位置设置,形成2个流道;
如图3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1个内鳍翅3,内鳍翅3水平位置设置,形成2个流道;
如图4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1个内鳍翅3,内鳍翅3与水平位置成锐角设置,形成2个流道;
如图5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3个内鳍翅3,3个内鳍翅3相互垂直平行设置,形成4个流道;
如图6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3个内鳍翅3,3个内鳍翅3相互水平平行设置,形成4个流道;
如图7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3个内鳍翅3,3个内鳍翅3相互平行且与水平位置形成锐角设置,形成4个流道;
如图8所示,通道管1内设置有6个内鳍翅3,6个内鳍翅3横竖相互交叉设置,形成16个流道。
流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或非正多边形,以正多边形为好,在正多边形中,优选为长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梯形。
所述外鳍翅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比如为扁平薄层或弯曲薄层。
所述弯曲薄层为弧形薄层、波浪形薄层或不规则弯曲薄层。请参见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8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鳍翅2的横截面均为扁平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同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枣庄同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6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