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芡实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409.4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齐斌;王立梅;朱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芡实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芡实蛋白,特别涉及一种碱提酸沉法提取芡实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研究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芡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芡实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有救利用,尤其适于老人和儿童食用。芡实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金针菜、银耳、木耳等相当,高于大米、玉米、高梁等一般谷类作物;对芡实蛋白质中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表明,芡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较合理,必需氨基酸占到了氨基酸总量的24.6%,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芡实可以作为人体优质蛋白质的理想来源。
碱提酸沉法利用蛋白质的两性特点,用稀碱液使蛋白质溶解出来,然后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再用酸调节浸出液的pH值至蛋白质的等电点,这时蛋白质凝聚沉淀下来,经离心分离后得到蛋白质沉淀物,再经洗涤、中和、干燥即得到分离蛋白。此法在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中已广泛应用。碱液可使蛋白质和淀粉的紧密结构变得疏松,易于分离。稀碱对蛋白质的作用很复杂,如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蛋白质的影响都会引起提取体系及提取效率的改变。
采用现代分离技术提取芡实蛋白,为充分开发利用植物性蛋白资源,提高我国居民的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探索芡实分离蛋白提取的合理新工艺,并深入研究其功能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应用价值。此研究可提高芡实的产品附加值,保护水资源环境,增加了芡实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发展可循环绿色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配比合理,营养全面,稳定性高,凝胶性和流变性较好的芡实蛋白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芡实蛋白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芡实果仁浆液;
(2)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芡实果仁浆液的pH值,震荡提取,得到芡实蛋白的碱浸提液;
(3)将芡实蛋白的碱浸提液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
(4)取上清液透析,用盐酸溶液调节透析液pH值,静置,离心,取沉淀,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得到芡实蛋白分散液;
(5)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芡实蛋白分散液的pH值,冷冻干燥,得芡实蛋白。
其中优选步骤(1)为:取新鲜的芡实果仁,加入NaCl溶液浸泡溶胀后,粉碎打浆,过150-250目筛,即得芡实果仁浆液。
更优选所述NaCl溶液的体积为芡实果仁质量的6-12倍,NaCl溶液浓度为0.1-1.0mol/L,其中含0.02-0.08%亚硫酸钠,室温下浸泡时间为1-2h。
其中所述步骤2为:用0.2-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芡实果仁浆液的pH值调节至7-10,室温下震荡提取1-2h,震荡频率为30-4500r/min,得到芡实蛋白的碱浸提液。
其中步骤(3)所述的离心为25℃下,以2500-4000r/min的速度离心10-30min。
其中步骤(4)所述透析采用大小为MWCO:8000-12000Da的透析袋,2-6℃下透析64-86h,所述盐酸溶液浓度为0.8-1.2mol/L,上清液的pH值调节至5.8-6.15,静置时间为2-4h,所述离心为2-6℃下,以8000-1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30min,离心后得到的沉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沉淀质量的2-5倍。
其中步骤(5)中所述的碱性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2-0.8mol/L,将芡实蛋白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7-8。
其中步骤(5)中所述的冷冻干燥的凝冰温度为 -54℃ ,冷阱室内冷冻的搁板温度为 -20℃。
更优选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芡实果仁,加入体积为芡实果仁质量8倍的NaCl溶液室温浸泡溶胀1.5h后,粉碎打浆,过200目筛,即得芡实果仁浆液;所述NaCl溶液浓度为0.5mol/L,其中含0.05%亚硫酸钠;
(2)用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芡实果仁浆液的pH值调节至8.5,室温下震荡提取1.5h,得到芡实蛋白的碱浸提液;
(3)将芡实蛋白的碱浸提液在25℃下,以3200r/min的速度离心20min,分离上清液和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防水互通式接插件
- 下一篇:一种耐高压密封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