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插式汽车踏板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621.7 | 申请日: | 201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源 |
主分类号: | B60R25/01 | 分类号: | B60R2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插式 汽车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直插式汽车踏板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丢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但破坏了社会治安,也给众多的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各种各样的汽车防盗产品纷纷涌入市场,例如有锁汽车方向盘的汽车方向盘锁,也有电子声控报警的防盗装置,还有汽车踏板锁等等。然而,前述汽车方向盘锁主要是采用两端分别勾住方向盘的方向盘锁,此种方向盘锁的防盗性能极差,盗车者能快速锯断方向盘,或强力撬开外露的锁头,使汽车锁的防盗作用丧失;前述电子声控报警的防盗装置则易产生噪音扰民,不适合于在市场推广;该种汽车踏板锁则通过限制住行车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的方式实现汽车防盗,具有结构强度好、结构隐秘、不易被撬的诸多优点,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汽车踏板锁结构,虽可提供消费者基本的防盗需要,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归纳而言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例如,有专利号为200520075604.9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踏板锁定式汽车锁”,其所公开的锁具中,采用L形锁槽,该种L形锁槽的开口位于侧面,从而用户在使用时,需要从侧面对正汽车踏板之杆体套入,而不能直接正向自上而下插入,用户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带来使用上的不便,进而给用户的上锁过程带来困扰。
其次,例如,有专利号为201020198224.5的中国发明专利“智能汽车踏板锁”,其所公开的锁具中设置了主锁和副锁,使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以及其用于顶住踏板的锁座位于锁体的外部,并需要体积庞大的底座进行支撑,该锁认和底座使锁具的空间体积扩大和重量增加,过多地占用汽车内有限的空间资源,过重的产品重量也给女士用户等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前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直插式汽车踏板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直插式汽车踏板锁,包括:
一锁体,该锁体包括有下部的夹持部和上部的套合部,该夹持部上开设有一可直插式卡于汽车踏板之杆体两侧的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具有位于夹持部之底部的向下开口;
一内锁钩组件,该内锁钩组件包括有内滑杆和连接于该内滑杆下端的锁钩,该内滑杆可转动和轴向滑动伸缩地内套于前述套合部内;该锁钩随该内滑杆同步转动和轴向伸缩,锁钩位于前述夹持部内,呈L状,包括有沿夹持部之轴向延伸的连接杆部和垂直于连接杆部横向延伸出的钩部;
以及,于前述套合部与内滑杆之间设置有伸缩定位结构和旋转定位结构,该伸缩定位结构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套合部与内滑杆上的定位锁槽和由锁头控制活动的锁销,该定位锁槽沿轴向间距分布有复数个;该旋转定位结构包括有分别设置于套合部与内滑杆上的导槽和凸柱,该凸柱的外端伸入该导槽中,该导槽包括有彼此呈夹角连通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
开锁状态时,该内锁钩组件向下滑移,该锁钩之钩部旋转至夹持空间外;上锁状态时,该内锁钩组件向上滑移,该锁钩之钩部旋转至夹持空间中封挡住夹持空间的开口侧并钩于汽车踏板下缘。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利用可旋转和伸缩的锁钩来挡住夹持空间的开口侧和钩于汽车踏板杆体的下缘,并利用锁体支撑于车身与汽车踏板之间,以限制住汽车踏板的活动,进而实现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汽车踏板的上锁防盗锁具,归纳而言,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几点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锁体内部的有效空间,将实现锁钩、旋转和伸缩功能所需要的各部件和配合结构全浓缩于锁体内部,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产品整体呈直棒形,结构简单紧凑,不占用车内空间资源。
2、本发明采用更人性化之操作设计,使用时,可直插式卡住汽车踏板杆体,对位操作直接,再一拉一转即可完成上锁过程,整个过程使用更为简单方便。
3、本发明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设计,简化了整个产品的生产组装,有利于提升生产组装效率,进而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4、由于限制了汽车踏板的活动,在自动档汽车中,还可限制汽车不能启动,汽车排档杆不能排档,具有多重防盗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之第一实施例中内锁钩组件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源,未经李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