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0127.9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志雄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杨梅 制作 蜜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杨梅蜜饯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为杨梅的综合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背景技术
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不仅可直接参与体内糖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且还有降血脂,阻止癌细胞在体内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开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体内的糖向脂肪转化的功能,有助于减肥。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杨梅中含有维生素C、B,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人们把杨梅称之“果中玛瑙”。杨梅除了鲜食外,相当一部分用于酿制杨梅酒,其营养丰富,味美口感好,深受人们的青睐。在酿酒过程中,杨梅的部分营养被浸泡溶入酒里,但仍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酿酒厂家大多将杨梅酒渣作为废品扔掉,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有的虽用来作果脯,但经过多次漂洗和添加大量辅料,造成营养流失和给人体带来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杨梅酒渣的营养价值,将被酿酒厂家作为废品扔掉的杨梅酒渣,经过加工制得外形美观,味道特别的优质蜜饯,既增加收益又减少环境污染,一举两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浸泡3~6个月用于酿造杨梅酒原料的杨梅捞出,并将杨梅进行滤干处理;
b. 将5%~10%滤干后杨梅重量份的白糖或蜂蜜或1%~2%滤干后杨梅重量份的食盐加入滤干后的杨梅中,拌合均匀后静置4~24小时;
c. 将杨梅晾晒或烘干至七分干,用滚圆机将杨梅滚圆成结实团粒;
d. 将结实团粒的杨梅晾晒至九分干,密封分袋。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增加收益。浙江2011年杨梅产量达4亿公斤,全国8亿公斤,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酿酒,产生大量的杨梅酒渣,利用本发明技术将这些杨梅酒渣经过加工成为优质蜜饯,为厂家增加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2、天然环保。将被酿酒厂家作为废品扔掉的这些杨梅酒渣用来生产蜜饯,变废为宝,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加工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原料,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
3、外形美观。本发明利用滚圆机将杨梅滚圆成结实团粒,制得的杨梅蜜饯外形美观;以克服经过浸泡的杨梅特别是个头较大的品种如东魁等,晾晒或烘干后,外型不佳的不足。
4、操作简单。本发明所需设备少,制作工艺简单,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浸泡3~6个月用于酿造杨梅酒原料的杨梅捞出,并将杨梅进行滤干处理;
b. 将5%~10%滤干后杨梅重量份的白糖加入滤干后的杨梅中,拌合均匀后静置4~24小时;
c. 将杨梅晾晒或烘干至七分干,用滚圆机将杨梅滚圆成结实团粒;
d. 将结实团粒的杨梅晾晒至九分干,密封分袋。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浸泡3~6个月用于酿造杨梅酒原料的杨梅捞出,并将杨梅进行滤干处理;
b. 将5%~10%滤干后杨梅重量份的蜂蜜加入滤干后的杨梅中,拌合均匀后静置4~24小时;
c. 将杨梅晾晒或烘干至七分干,用滚圆机将杨梅滚圆成结实团粒;
d. 将结实团粒的杨梅晾晒至九分干,密封分袋。
实施例三:
一种利用杨梅酒渣制作蜜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先将浸泡3~6个月用于酿造杨梅酒原料的杨梅捞出,并将杨梅进行滤干处理;
b. 将1%~2%滤干后杨梅重量份的食盐加入滤干后的杨梅中,拌合均匀后静置4~24小时;
c. 将杨梅晾晒或烘干至七分干,用滚圆机将杨梅滚圆成结实团粒;
d. 将结实团粒的杨梅晾晒至九分干,密封分袋。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志雄,未经叶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0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真空直流接触器
- 下一篇:高压六氟化硫负荷开关绝缘罩的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