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9914.1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中元;王军;张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00 | 分类号: | G05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聚光 集热器 跟踪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维跟踪太阳的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槽式太阳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被认为世界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主要的方式,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主要借助于槽式抛物面聚光器将太阳光发射汇聚到集热管上,通过管内介质把热能导出进行利用,其具有效率较高、规模大、易于标准化等特点。
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替代常规能源的方法,是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按照聚光型式的不同。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有塔式、槽式、碟式三种方式,其中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商业化水平较高、技术较为成熟的一种。现行的槽式驱动装置驱动多以电机为主,电机驱动机构提供的扭矩小,不适合大规模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跟踪驱动;采用单液压缸的机构驱动角度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稳定、满足高效槽式太阳跟踪需要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两个转轴支撑装置、穿过两个转轴支撑装置的转动轴、位于转动轴下方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位于转动轴上方的扭矩传递轴、位于转动轴两端的两个驱动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扭矩传递轴、转动轴和液压缸的至少两个扭矩传递板;两个转轴支撑装置分别位于支撑架的顶端左右两侧,扭矩传递板位于两个转轴支撑装置之间,转动轴水平穿过两个转轴支撑装置和扭矩传递板,并通过法兰与其两端的驱动连接板连接,扭矩传递轴穿过扭矩传递板的上端并与转动轴平行,扭矩传递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驱动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架下段设置有平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前后设置在平台上侧,两个液压缸的活塞轴心与转动轴的轴心垂直,且两个液压缸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平台连接,上端通过销轴各与一个或多个扭矩传递板的下端连接。
本发明中,可以将扭矩传递板设置为四块,每两块为一组,一组与第一液压缸连接,另一组与第二液压缸连接,这样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轴向长度,提高聚光集热器的效率。
本发明装置,当扭矩传递板处于竖直向下位置时,两液压缸分别位于转动轴轴心线和扭矩传递轴轴心线确定平面的两侧。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连接板与聚光集热器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采用了直条状扭矩传递板、钢管、钢板传递扭矩,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2.该装置采用了扭矩传递轴传递扭矩,由于液压缸的驱动力较大,且力矩为驱动液压缸的轴心线到转动轴心线的距离,此距离较大,所以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且转动轴、扭矩传递板和扭矩传递轴构成的空间结构,能够传递较大的扭矩到驱动连接板上,故该驱动装置可承负载量大,抗风性能好,该驱动装置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3.液压缸的上端通过一根销与扭矩传递板下端相连接,这样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轴向长度;当聚光集热部分长度一定时,即有效集热长度等同,而集热管的长度等于聚光器轴向的长度加上驱动装置的轴向长度,减少驱动装置的轴向长度,即减少集热管的总长度,即增加了聚光集热部分在总长度上的比例,也减少了集热管的热损失,可以提高聚光集热器的总体热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槽式太阳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主视图。
图3是槽式太阳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左视图。
图4是槽式太阳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俯视图。
图5是槽式太阳聚光集热器的跟踪驱动装置0°位置示意图。
图中有:1.转动轴;2.扭矩传递轴;3.转轴支撑装置;4.驱动连接板;5.扭矩传递板;6.支撑架;61.平台;7.第一液压缸;8.第二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9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