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转化膜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7304.1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何广平;屈敏;李婷婷;郑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子健;李迎春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铝 颗粒 增强 转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镁合金表面处理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转化膜的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转化膜是金属表面原子与化学溶液的阴阳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产生的反应用物膜层,可以显著提高合金耐蚀性能。与阳极氧化及电镀技术相比,化学转化过程不受工件形状、尺寸和电场分布的影响,能够形成厚度均匀的膜层;与化学镀相比,因基体金属参与化学转化成膜反应,故化学转化膜与基体结合更牢固。
当前转化技术制备的转化膜强韧性不高,存在大量由应力引起的微裂纹,耐蚀性能不理想,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在转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分散均匀的纳米颗粒能够不仅有效促进转化膜的形核,而且对转化膜形成过程应力引起的裂纹产生钉扎作用,显著减少转化膜的微裂纹,可提高化学转化膜的韧性及强度和刚度。但是纳米颗粒具有很大的表面能,在处理液中极易团聚,一方面难以有效促进转化膜形核和生长; 另一方面,团聚的纳米颗粒作为转化膜组成相,由于其不致密,边界不规律,将导致转化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大大降低,从而显著恶化转化膜的性质。目前,纳米颗粒在溶液介质中的分散方法多是通过机械物理分散和添加化学分散剂的方法来防止溶液中纳米颗粒的团聚行为。前者是将溶液高速搅拌,团聚颗粒尽管在溶液运动作用下解团,颗粒间的吸附引力存在,难于完全形成纳米颗粒分散均匀的溶液;后者是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分散剂使其在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从而改变颗粒与液相介质、颗粒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使颗粒间有较强的排斥力,但是添加分散性会污染处理液,阻碍甚至破坏转化膜的形核和生长过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转化膜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子束枪发射的电子流在纳米氧化铝颗粒表面聚集负电荷,然后将表面聚集负电荷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加入成膜溶液中配制转化处理液,在经脱脂去污处理、碱洗处理、漂洗烘干后,将铝镁合金浸入到含有加电荷纳米氧化铝粒子处理液制备转化膜,可得到均匀分布的纳米氧化铝颗粒转化膜,纳米氧化铝颗粒能有效减少转化膜形成过程中由应力引起的裂纹,可显著提高化学转化膜韧性及强度和刚度。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转化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通过电子束枪发射的电子流在纳米氧化铝颗粒表面聚集负电荷;
第二步,将表面聚集负电荷的氧化铝纳米颗粒加入成膜溶液中配制转化处理液;
第三步,在经脱脂去污处理、碱洗处理、漂洗烘干后,将铝镁合金浸入到含有加电荷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处理液制备转化膜。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铝颗粒放入样品盒中,样品盒顶面有电子入射窗口,电子入射窗口用电子透射膜覆盖,电子透射膜能够透过较高能量的电子束,但能够阻止氧化铝纳米颗粒在抽真空过程中及受电子束照射运动冲出样品盒污染电子束真空室。样品盒侧面有通气孔,通气孔用PTFE透气膜覆盖,透气膜能够使电子束设备抽真空时使样品盒内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同时防止氧化铝纳米颗粒运动冲出样品盒而污染电子束真空室。
2)打开电子束设备真空室,把装有氧化铝颗粒的样品盒放在样品台上;
3)关闭真空室,开启机械泵抽取电子束真空室和电子枪真空至0.1~10Pa,打开分子泵抽电子束真空室和电子枪真空至0.0005~0.005Pa;
4)设置电子枪高压为10~30kW,束流密度为100~300mA,电子束斑为圆形;
5)启动电子束设置给颗粒加电荷,加电荷时间为5分钟~30分钟,时间到后关闭电子束设备;
6)按顺序关闭分子泵、机械泵,缓慢向真空室放气,当电子束真空室内压力达到大气压力时,打开真空室,取出样品盒。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浓度为分析纯的H3PO4、KMnO4、NaClO4和CaCO3依次加入蒸馏水中,形成以上各组份浓度分别为5ml/L~50 ml/L、2g/L~40g/L、0.5g/L~10g/L和4g/L~40g/L的基本溶液;
2)将带有足够电荷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加入转化基本溶液中,形成含20mg/L-300 mg/L氧化铝颗粒的处理液。
根据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脱脂去污处理:室温下用丙酮超声波5~10分钟脱脂清洗铝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类拍照箱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面板中的背光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