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信号控制线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3028.1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敖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向东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控制 机动车 交通 控制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平面交叉路口的机动车交通控制。
技术背景
目前在很多大、中城市的主干道都建设了很多的高架路、立交桥,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绿波带交通控制技术,虽然对城市交通畅通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城市交通拥堵仍然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平面交叉路口的机动车通行能力过低。平面交叉路口的机动车通行能力过低导致了城市绿波带的车速低、高架路上的车队分流缓慢而降低了高架路上的车速,从而制约了整个城市路网交通的畅通。
现有的平面交叉路口的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只有一条以路口停车线为信号控制线的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我们称这种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为单信号控制线机动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在绿灯起亮时,经过路口停车线的机动车车速很低、机动车通过路口停车线的时差过大,尤其在刚启步时,第一辆车和第二辆的时差高达4.45秒(在启动时差为2秒时),从而导致机动车的路口通行能力很低。
本发明增加了一个前置停车线和一个以前置停车线为信号控制线的前置信号灯,将现有的只有一个信号控制线的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变成了一个具有双信号控制线的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通过联动控制在路口四周产生了一个“路口绿波带”,使机动车经过路口停车线的车速等于或接近路口所设计的机动车最高限速,消除了机动车通过路口停车线的过大时差,从而提高了机动车的路口通行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参见附图1):
双信号控制线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由信号控制机(1)、路口信号灯(2)、路口停车线(3)、前置信号灯(4)、前置停车线(5)组成,路口信号灯(2)、路口停车线(3)与现有的路口信号灯(2)、路口停车线(3)相同,前置信号灯(4)设置在路口信号灯(2)之前,前置停车线(5)设置在路口停车线(3)之前的道路上;机动车在前置停车线(5)前排队等待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通行;信号控制机(1)对前置信号灯(4)和路口信号灯(2)进行联动控制;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信号控制机(1)让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比路口信号灯(2)的绿灯提前起亮,信号控制机(1)让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比路口信号灯(2)的绿灯提前熄灭,让在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通行时间内驶过前置停车线(5)的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可以在路口信号灯(2)的绿灯通行时间内正常地通过路口停车线(3);路口信号灯(2)和前置信号灯(4)是数字式信号灯。
(参见附图2)在分道行驶的交叉路口,可以根据每个车道上的路口最高限速、车辆的加速度、机动车启动时的平均时差、每辆机动车的平均占道长度分别设置每个车道上的前置停车线(5)与路口停车线(3)之间的前置距离、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比路口信号灯(2)的绿灯提前起亮的起亮前置时间、前置信号灯(4)的绿灯比路口信号灯(2)的绿灯提前熄灭的熄灭前置时间。
(参见附图3)为了便于本发明的顺利实施,方便机动车驾驶员掌握好正确的车距、车速,可在前置停车线(5)与路口停车线(3)之间的道路上设置与机动车启动时差相同、与路口通行最高限速相同的等时差等车速等车距标志线(22),可在前置停车线(5)与路口停车线(3)之间的道路旁设置相关的提示牌(23)。
通过对前置交通信号灯(4)与路口交通信号灯(2)的联动控制,在前置停车线(5)与路口停车线(3)之间建立了一个路口“绿波带”,让机动车以安全合理的速度和时差通过路口停车线(3),从而大大提高了机动车的路口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双信号控制线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分道行驶交叉路口的双信号控制线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设置有与机动车启动时差相同、与路口通行最高限速相同的等时差等车速等车距标志线(22)、提示牌(23)、车速传感器(24)的双信号控制线机动车交通控制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向东,未经敖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