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0188.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8/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显示 重量 趋势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钢铁工业生产中的螺纹钢等线材的质量控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生产企业中,轧钢轧制的螺纹钢需要控制重量负差,负差就是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国标中有明确规定的偏差范围,所以,生产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润而超国标,负差控制必须在国标要求范围内。因此,负差是螺纹钢生产中重要的控制点之一。
目前,螺纹钢重量负差控制是通过人工调整的,工人先将钢材尺寸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根据打捆后过磅重量来调整。
影响重量负差的因素较多,通过尺寸控制的误差较大,重量负差和轧钢磨损程度、纵肋大小、堆拉程度等因素相关,负差变化在大范围内呈一定趋势关系,小范围有一定波动,数据的变化简单通过人工分析趋势很困难,给人工调整带来了很大困难,超负差生产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其目的是实现连续生产中负差控制情况的跟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包括电子磅秤,该系统应用于钢铁线材的质量控制,所述的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以及设在所述的计算机网络中的显示终端,所述的电子磅秤通过电信号线路接入计算机网络中的处理单元。
所述的电子磅秤为重量传感器。
所述的电子磅秤通过A/D转换器与所述的处理单元连接。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系统采用的应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通过电子磅秤来测量每捆钢的重量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传递到显示终端,所述的显示终端描绘重量变化趋势曲线,并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线;自动显示每捆钢筋重量、曲线趋势、人工设定上下限控制线、负差命中率、平均负差的实时信息。
显示终端根据重量自动计算产品规格和定尺长度。
显示终端根据设置固定一天的班组班次数据,自动推算任何一天班组班次数据。
显示终端采用的电子磅秤的数据,自动绘制重量变化趋势图,并在重量变化趋势图上绘制理论重量控制线、上下控制线、国标负差控制线。
显示终端采用电子磅秤的数据,自动绘制负差控制范围的分布柱状图。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中负差控制情况的跟踪,给现场人工调整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控制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负差趋势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负差分布柱状图。
图1中的标记为:
1、电子磅秤,2、计算机网络,3、显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包括电子磅秤1,该系统应用于钢铁线材的质量控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连续生产中负差控制情况的跟踪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所述的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的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2以及设在所述的计算机网络2中的显示终端3,所述的电子磅秤1通过电信号线路接入计算机网络2中的处理单元。
本发明通过电子磅1、计算机网络2及其数据库、显示终端3,进行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和分布柱状图。
所述的电子磅秤1为重量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重量传感器1来测量每捆钢的重量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2将数据传递到显示终端3,显示终端3描绘重量变化趋势线,实现自动显示重量负差趋势线。
通过电子磅秤的重量数据推算出生产规格、定尺长度的算法,然后显示终端自动绘制负差趋势和分布柱状图,并在趋势曲上显示控制界限。
所述的电子磅秤1通过A/D转换器与所述的处理单元连接。
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中负差控制情况的跟踪,给现场人工调整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控制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0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独供油的轴承推力瓦
- 下一篇:一种合成纸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