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3445.8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武;田润竹;邓子龙;严希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C04B3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烧结 多孔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墙体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城市基础建设中基坑开挖产生的废弃土生产的多孔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渣土的产生量与日俱增,上海地区2010年全市仅重大工程就有84项,建筑渣土申报量超过4600万吨。按照”保护国土资源、实现规范处置、促进再生利用”的原则,上海市建筑渣土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低洼地、废弃河浜回填,约占60%;二是围海造田,约占20%;三是制作再生骨料、路基材料、堆高造景等约15%;四是基础回填等,约占5%。目前嘉定、浦东等区各有1座利用工程渣土制作砌块和混凝土轻骨料的加工厂。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每年因城市建设产生的深基坑土量在1500-2000万立方米左右。尤其本地区属于软土地基,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工程开挖产生的渣土,尤其泥土量所占比例非常高。建筑渣土的日益增多给当今城市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堆放建筑渣土不仅耗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又会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污染系列问题。对建筑渣土中建筑废渣如废弃混凝土等也开始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而对建筑渣土中泥土,尤其深基坑土仍然没有很好的处理与有效利用。因此,生产环保型烧结多孔砖,不仅可以实现深基坑土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而且实现砖厂的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低碳、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用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原来我国传统的制砖技术是利用粘土烧结制砖,由于其需要大量采掘耕地,对基本农田造成大量的破坏,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粘土实心砖,限制生产和使用粘土多孔砖。特别是上海的城市建筑面积逐年增加,对环保型的节能保温墙体材料需求量增大。而上海粘土资源急剧缺乏,因此上海地区砖瓦厂正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发展困境。利用深基坑土替代粘土生产烧结多孔砖,不仅可妥善解决深基坑土处理问题,而且为砖厂提供了大量优质原材料,可实现砖瓦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已申请的多个发明专利提出了利用建筑垃圾、粉煤灰,砖坯调整剂,淤泥及页岩替代粘土生产烧结砖,如申请号CN200910207053.X、CN200910230235.9、CN201110309789.5等。从这些专利成果来看,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其原材料处理工艺复杂处理周期较长,原材料需要经过长期干燥或粉磨处理,增加了生产能耗。而本发明的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其原料处理工艺简单,无需长期干燥或破碎处理。其生产工艺简单,粘土砖生产设备即可满足其生产要求,有利于中小型粘土砖生产企业的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利用城市基础建设中基坑开挖产生的废弃土生产的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废弃物利用率高、孔隙率高、孔型设计合理、保温性好、产品合格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其生产原材料包括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深基坑土:30~50%;优选为40-49%;更优选为40-45%;
深基坑土干粉:20~40%;优选为20-35%;更优选为30-35%;
煤渣:20~30%;优选为20-30%;更优选为20-25%;
砖坯调整剂:1~10%;优选为8-10%;
所述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的强度达到MU10的抗压强度等级或MU20的抗压强度等级。
更佳的,所述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的生产原材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深基坑土:30~50%;优选为40-49%;更优选为40-45%;
深基坑土干粉:20~40%;优选为20-35%;更优选为30-35%;
煤渣:20~30%;优选为20-30%;更优选为20-25%;
砖坯调整剂:1~10%;优选为2-10%;更优选为8-10%。
上述深基坑土烧结多孔砖的强度达到MU10的抗压强度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染病房专用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刨丝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