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碳纳米管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7485.8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金永中;崔汶静;谢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K9/02;C08K7/00;C08K3/04;C01B31/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纳米 应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螺旋碳纳米管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螺旋碳纳米管作为橡胶补强材料用于橡胶补强。
2.螺旋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
1)将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的纳米尺寸的氧化镍通过载体放入石英管中,并向石英管中通入N2,以去除石英管中的空气;
2)对石英管加热使其从室温升至360℃;
3)向石英管中通入H2,调节其速度为20ml/min,直到催化剂前驱体被完全还原为催化剂镍后停止H2的通入,通入H2的过程中石英管维持温度在360℃;
4)继续对石英管加热使其温度升至550-750℃;
5)在550-750℃温度下向石英管中通入乙炔气体,调节其速度为15ml/min,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5分钟;
6)保温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载体上附着物为螺旋碳纳米管初级产品;
7)将螺旋碳纳米管初级产品连同载体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波分离,直到螺旋碳纳米管初级产品从载体上被完全剥离为止,得到含螺旋碳纳米管初级产品的去离子水溶液;
8)将第7)步得到的去离子水溶液倒入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直到所有固体和液体分离,得到固体物质;
9)将固体物质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直至完全干燥;
10)按浓硝酸∶浓硫酸摩尔比为3∶1的比例配置混合酸,并将第9)步干燥后的固体物质加入过量混合酸中,然后将其加热到90℃并保温6小时;
11)将第10)步的混合物用离心管分离出固体物并洗至中性,再用酒精洗涤,离心,用真空干燥箱完全干燥,即得到螺旋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橡胶增强的螺旋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加热过程为,先以25℃/分的速率从室温升至150℃,再以20℃/分的速率从150℃升至250℃,最后以18℃/分的速率从250℃升至36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橡胶增强的螺旋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的纳米尺寸的氧化镍制备方法为:将金属镍片分割成10mm*10mm的小方块,再利用稀盐酸处理镍片,既洗去镍片表面的油膜,也使得镍片表面层的晶界被破坏,然后利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电炉在空气气氛中烘干,即在金属镍片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尺寸的氧化镍,氧化镍所附着的金属镍片即为所述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橡胶增强的螺旋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催化剂前驱体的纳米尺寸的氧化镍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按照摩尔比硝酸镍∶柠檬酸为1∶3的比例,称取硝酸镍和柠檬酸并加入到同一烧瓶中,然后加入酒精配置成酒精溶液,酒精的量为硝酸镍和柠檬酸总质量的5-7倍;
第二步,将烧瓶中的酒精溶液在65℃下加热搅拌6个小时;
第三步,接着在90℃常压下蒸馏,使酒精绝大部分挥发至体系粘度大弧度提高为止;
第四步,将第三步常压蒸馏后的液体转移到另外的烧杯中,90℃真空下蒸馏直至体系至高粘度的凝胶状态为止;
第五步,将第四步的烧杯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95℃烘干;
第六步,利用玻璃棒将第五步的烘干物从烧杯中转移到陶瓷碾砵中,碾碎成粉末;
第七步,将第六步的粉末转移到管式炉中,调节温度到365℃,使粉末全部氧化成氧化镍,但在该温度下又不至于使氧化镍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74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线圈吊装装置
- 下一篇:大肠癌特异性抗原肽及大肠癌检测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