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83073.7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乔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33/26;C08L51/00;C08K7/06;C08K3/04;C08K5/5425;C08K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性能 非金属材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由于环氧树脂的机械、物理性能最好,工艺性也好,环氧树脂制模成为一种现代快速制模技术,并具有制模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制作大型模具,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制品和产品更新换代快速的工业领域。因此,在国外先进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家电制造业、五金行业和塑料制品等工业系统使用的更为普及。
环氧树脂材料虽然强度高,但是材料韧性差,所以环氧树脂材料往往需要经过纤维增强才能更好地使用。传统制造环氧树脂模具所用的增强材料多为玻璃布或其他纤维布,但是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研发一种具有高性能、耐磨耐热的环氧树脂材料使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性能稳定、耐磨耐热、减声、电绝缘的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包括纳米陶瓷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以及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偶联剂、分散剂、相容剂,所述的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中各成分的配比范围为纳米陶瓷材料占3%-5%,碳纤维占37%-40%,环氧树脂占45%-5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占1%-3%,聚丙烯酰胺占3%-4%,马来酸酐接枝占2%-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中各成分的配比范围为纳米陶瓷材料占3%-5%,碳纤维占37%-40%,环氧树脂占45%-5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占1%-3%,聚丙烯酰胺占3%-4%,马来酸酐接枝占2%-3%。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通过在纳米陶瓷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中添加多种添加剂使其熔融成一体,形成一种化学性能稳定、减磨耐磨、耐热、耐疲劳、耐蠕动、消声、电绝缘等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包括纳米陶瓷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以及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偶联剂、分散剂、相容剂,所述的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中各成分的配比范围为纳米陶瓷材料占3%-5%,碳纤维占37%-40%,环氧树脂占45%-5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占1%-3%,聚丙烯酰胺占3%-4%,马来酸酐接枝占2%-3%。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中各成分的配比范围为纳米陶瓷材料占3%-5%,碳纤维占37%-40%,环氧树脂占45%-54%,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占1%-3%,聚丙烯酰胺占3%-4%,马来酸酐接枝占2%-3%。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复合高性能非金属材料的配方,通过在纳米陶瓷材料、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中添加多种添加剂使其熔融成一体,形成一种化学性能稳定、减磨耐磨、耐热、耐疲劳、耐蠕动、消声、电绝缘等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乔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乔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3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