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81996.9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桑枝 栽培 木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是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目前它的人工栽培材料多为森林原木,这对保护森林资源极为不利。桑枝是蚕桑生产的副产物,来源广泛,数量巨大,目前大部分都废弃或仅作柴火,造成很大浪费。
《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柳,此为五木耳,而以桑为上乘。《本草纲目》记载“桑,东方之神木也”。据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桑枝条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1、半纤维素23.02、灰分1.57,碳氮比为86:1。具有营养成分丰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特点,非常适宜黑木耳生产,黑木耳是典型的木腐菌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特强。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生物转化率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枝条含有一种桑属植物独有的天然生物咸DNT(1—脱氧野尻霉素),并且还含有黄酮、桑素等活性物质,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可以明显改善其品质,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不但具有变废为宝、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且对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袋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桑枝条80-85、米糠1-5、麸皮1-5、玉米粉1-5、蚕沙1-5、石膏粉1-3、石灰粉0.1-1、糖1-3、棉粕1-5、黄豆粉1-3、碳酸钙0.1-1;
(1)拌料:将干燥无霉变的桑枝条粉碎成绿豆粒大小桑枝屑,将桑枝屑、米糠、麸皮、玉米粉、蚕沙、石膏粉、石灰粉、糖、棉粕、黄豆粉、碳酸钙按配方拌匀,边加水边拌,充分拌匀,含水量为50-55%;
(2)装袋和灭菌:将拌好的培养料装袋,扎紧袋口,在温度为100℃常压下灭菌10-12小时;
(3)出锅、冷却:灭菌结束后等锅内温度自然下降至60-70℃方可趁热出锅将料袋移入冷却场地;出锅过程中轻拿轻放,搬运工具内要垫布或麻袋,防止刺破料袋;
(4)接种:接种前接种箱、接种室或蚊账式接种罩内采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空间消毒,双方及器具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当上述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时,动作迅速敏捷,尽量缩短菌种孔穴在空间暴露时间;接种完毕及时清理残留物,每批接完后结合通风换气进行清搜寻,保持场地清洁,杜绝杂菌污染,室内、帐内少走动;
(5)发菌管理:接种后前10天控制在26-28℃,20天后室温控制在22-24℃,此时需特别注意堆温,可降低堆层,加大通风,菌丝生长到10-15cm去掉套袋以增氧通气,加速菌丝生长;40天后,室温控制在20-22℃,经常观察温度变化,主要靠开关门窗来调节,但必须留意关门窗后堆温升高,避免烧菌,菌丝满袋后待打孔穴排场出耳;
(6)耳场准备: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方便、无污染源和防涝的田块、草坪或桑园作耳场;畦床消毒杀虫后铺上稻草或遮阳网,以利保温和防泥沙沾污耳棒;耳棒不需覆盖薄膜,不需搭建荫棚,露天排场,安装微喷;
(7)催耳排场:排场前增大培养室光线,用0.5mm的钉头制成排状打孔工具,在耳袋四周打180个深2cm的出耳孔;打孔一周后,见耳孔菌丝恢复,气温稳定在20-25℃,即可排场;排场时,菌袋均匀排布,间距3-5cm斜靠在支架;
(8)出耳管理:耳芽形成时,栽培场的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90-95%,形成一个干干湿湿不断交替的生长环境;排场后菌袋早晚各喷一次细水,视子实体生产而加大喷水量,做到气温低时少喷,气温高早晚喷,中午忌喷水,晴天乱风天早晚多喷,空气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
所述的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栽培袋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桑枝条83、米糠3、麸皮3、玉米粉3、蚕沙2、石膏粉1、石灰粉0.5、糖1、棉粕2、黄豆粉1、碳酸钙0.5。
所述的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拌料的时候要拌成呈球状,块状物要弄碎,干湿度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印而不下滴为度。
所述的利用桑枝条栽培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冷却场地要在出锅之前进行杀虫、杀菌,可采用硫磺熏蒸消毒或5%苯酚或过氧乙酸、来苏儿、漂白粉喷洒墙壁、空间及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未经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