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噻呋酰胺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5269.1 | 申请日: | 201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强;郭崇友;倪峰;陈文明;曹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8 | 分类号: | A01N43/78;A01N43/653;A01P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傅婷婷 |
地址: | 2113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噻呋酰胺 丙硫菌唑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含噻呋酰胺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噻呋酰胺(Trifluzamide),也称噻氟酰胺,化学名称: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二唑-5-羟酰苯胺,分子式C13H6Br2F6N2O2S,化学结构式为:
噻呋酰胺毒性低: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50001.4mg/L空气。对兔眼睛有中度刺激,对兔皮肤有轻微刺激。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由于含氟,其在生化过程中其竞争力很强,一旦与底物或酶结合就不易恢复。
噻呋酰胺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和草坪,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腥黑分菌属、伏革菌属、黑粉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效,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纹枯病等有特效。用于水稻、禾谷类作物、草坪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125~250g有效成分/hm2,用于禾谷类作物和非禾谷类作物拌种处理,使用剂量为7~30g有效成分/kg种子。药剂对水稻纹枯有优异防效,使用剂量130~140g有效成分/hm2,禾谷类作物锈病125~250g有效成分/hm2。
丙硫菌唑(boscalid),化学名称: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二氢-3-1,2,4-三唑-3-硫代,结构式如下:
丙硫菌唑为低毒杀菌剂,通过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的脱甲基化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该品种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丙硫菌唑主要应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有才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的叶部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和锈病等。使用剂量通常为每公顷有效成分200g左右,在此剂量下,其活性优于或等于目前的常规杀菌剂品种。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含噻呋酰胺与丙硫菌唑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以噻呋酰胺与丙硫菌唑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噻呋酰胺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为1~70:1~50,其中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噻呋酰胺与丙硫菌唑重量比优选为5~50:10~50,进一步优选为5~40:10~30,特别优选1:0.1~20。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噻呋酰胺和丙硫菌唑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80%。优选为5~50%,最优选8~4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噻呋酰胺和丙硫菌唑与已知的助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这些已知的助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湿润剂、崩解剂等。助剂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形剂包含环己酮、二甲苯、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所述的含噻呋酰胺和丙硫菌唑的复合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禾谷类、瓜果或蔬菜真菌病害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痴病、褐斑病、立枯病、纹枯病、灰霉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口矩阵逻辑测试仪
- 下一篇:带式输送机用下挡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