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布线电极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3965.2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泰毅;赵天明;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单层 布线 电极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层布线电极阵列。本发明还涉及由单层布线电极阵列构成的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多点式触摸技术正从智能手机向整个消费类电子产业辐射,包括中低端手机,游戏机,媒体播放器,导航仪,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
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通常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透明导电膜(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内层和外层ITO分别沿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刻蚀成条状从而形成网格(传感电容)。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在手指接触到的触摸屏网格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由于人体对大地存在一个对地电容,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通过检测哪些网格的电流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核心部件是内外两面镀了ITO膜的玻璃。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ITO膜并不是覆盖整个屏,而是内外膜分别成水平和垂直的条形或菱形图案。内外膜的菱形图形相互错开。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2033672A中所公开的单层电极图形和导电线路图形。其包括基板9,电极10和导电线路11,电极10为多个梳状结构组合而成,两个梳状结构相互交叉,形成电极。导电线路11垂直或水平布线,分别和电极相连接。对于这种形状的导电线路,当基板和LCD面板相互贴合后,会出现明显的彩色状的条纹,对光线的透光率、线性度和显示效果会有明显的影响,不能得到稳定的性能。
采用两层ITO膜的制备工艺显然增加了制备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增加了工艺成本,并且使得通过率下降。
因此目前流行的是采用单层ITO膜,但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在电极之间搭桥,搭桥方式会因为绝缘层膜厚与ITO或者金属膜厚差别较大,容易产生断裂问题。当电容式触摸屏贴上LCD后,由于电极阵列中采用水平和/或垂直的电极导线后,会使得LCD上面显示出五颜六色的图像,类似彩虹现象,这对人眼和图像显示的效果都会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层布线电极阵列和电容式触摸屏,这种单层布线电极阵列和电容式触摸屏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触摸感应性能高,显示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利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层布线电极阵列,包括位于一个平面上的电容区和布线区,所述布线区的导线呈锯齿形或波浪形。
优选的,电容区和布线区相互间隔排列。
优选的,电容区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单元电容,其中每个单元电容包括位于一个平面上的至少一个感应电极和与所述感应电极对置的至少一个驱动电极。
优选的,感应电极的中间具有镂空的孔洞。
优选的,驱动电极的中间具有镂空的孔洞。
优选的,布线区包括并联连接所述驱动电极的驱动导线和串联连接所述感应电极的感应导线。
优选的,感应电极的边缘呈锯齿形或波浪形,所述驱动电极的边缘呈锯齿形或波浪形,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的边缘相互平行。相互平行的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容。
优选的,多个感应电极相间隔的嵌入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形成的波浪形或锯齿形的凹槽中,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相间隔的嵌入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形成的波浪形或锯齿形的凹槽中。
优选的,多个单元电容的多个感应电极平行排列,并通过位于感应电极一侧的感应导线串联连接成感应电极列,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列平行排列构成感应电极面;所述多个单元电容的多个驱动电极平行排列,并通过位于驱动电极一侧的多个驱动导线并联连接成驱动电极列,所述多个驱动电极列平行排列构成驱动电极面。
优选的,感应导线的锯齿形边缘所在的直线方向的夹角或波浪形边缘所在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10°-170°,更优选的,感应导线的锯齿形边缘所在的直线方向的夹角或波浪形边缘所在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100°-140°。
优选的,驱动导线的锯齿形边缘所在的直线方向的夹角或波浪形边缘所在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10°-170°,更优选的,驱动导线的锯齿形边缘所在的直线方向的夹角或波浪形边缘所在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100°-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汗绕结织物T恤
- 下一篇: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