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磁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7115.1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刘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5/851 | 分类号: | G11B5/851;C23C14/35;C23C14/18;C23C14/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记录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磁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时代的今天,磁记录是主要的存储手段,磁存储的主要技术-硬磁盘技术也经历了由水平记录向垂直记录的重大变革。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高的数据存储密度。
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水平磁记录方式逐渐暴露出很多缺点,已经无法满足高存储密度的要求。第一,随着密度的提高,记录波长缩短,记录位退磁场增强,导致记录信号的不稳定;第二,为了确保记录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必须保证充分的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 SNR)。SNR与记录单元中晶粒的数量成正比,为了保证信噪比,应使记录单元中具有足够数量的晶粒,而记录密度的提高意味着必须减小记录单元的面积,因此必须通过减小晶粒尺寸来提高面密度。但是,粒子越小,将其翻转所需的能量越低,小到一定程度时,晶粒的热振动能量会破坏磁有序状态,室温下使记录位剩磁在短时间内下降甚至为零,即所谓超顺磁效应。信噪比-介质的热稳定性-写磁头的写入能力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制约关系。
垂直磁记录介质是实现超高密度垂直磁存储的重要一环,新一代的垂直磁记录技术被认为可以实现Tbit/in2的记录密度。目前技术采用的薄膜材料为Co-Cr, Co-Cr磁记录介质的磁记录密度仅能达到1~2×106erg/cc。而Co-Pt、Fe-Pt合金虽能获得突破107erg/cc的磁记录密度,但是过高的矫顽力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前景。
Co-W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磁晶各向异性能(>4×106 erg/cc)和较合适的矫顽力(>2000 Oe),有望成为下一代高密度磁记录介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垂直磁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最终产品的c轴分散角<3°,各项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
(1)基板选择:选取MgO(111)单晶作为基板,将其放入装有丙酮的超声波容器中清洗1min后脱脂,再用棉棒蘸酒精轻擦基板表面,随后再次将基板放入装有丙酮的超声波容器中清洗3min,最后将基板放入装有酒精的超声波容器中清洗3min后,取出吹干;
(2)基板预热:将经充分清洁后的MgO(111)基板放至磁控溅射设备的真空腔内,抽真空,通电加热至300℃,烘烤1h,然后冷却2h,并继续保持真空状态;
(3)下底层成分调整:首先在纯金属Ru靶上粘贴纯Cr金属片作为RuCr复合靶材,然后向磁控溅射设备的真空腔内充入氩气,调整氩气流量,将溅射压力调节为5~10mTorr,其溅射电压为240V,溅射电流为30mA,得到以RuCr作为下底层的MgO(111)单晶基板;
(4)磁性层薄膜的制备:在CoW复合靶材上粘贴纯Pt金属片,制成CoWPt复合靶材,然后将溅射得到的以RuCr作为下底层的MgO(111)单晶基板移至CoWPt复合靶材处,在磁控溅射设备中通入氩气,在RuCr下底层上溅射CoWPt磁性薄膜,溅射电压240V,溅射电流30mA,溅射压力为5~10mTorr,得到最终产品CoWPt/RuCr/MgO材料;
所述的纯金属Ru,Cr,Co,W,Pt的纯度均为99.5wt %以上;
所述的MgO(111)单晶基板为单面或双面抛光基板;
所述的步骤(2)中将磁控溅射设备的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0-7Torr以下,并保持真空状态下的真空度为10-7Torr以下;
所述的步骤(3)中RuCr复合靶材中的合金组分原子百分比为Ru:Cr=4:1;
所述的步骤(3)中在MgO(111)单晶基板上溅射的一层RuCr薄膜厚度为10~20nm;
所述的步骤(4)中磁性层薄膜的组成为(Co0.85W0.15)90Pt10;
所述的步骤(4)中CoWPt磁性薄膜的厚度为5~15nm;
所述的步骤(4)中得到的最终产品CoWPt/RuCr/MgO材料的c轴分散角<3°, 磁晶各向异性能为4.2~6.1×106erg/cc。
与现用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及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纤消光用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体结合式颜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