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聚丙烯酸芘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共聚物检测核酸序列的方法及产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45799.1 申请日: 2012-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29366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2-20
发明(设计)人: 王国杰;杨领叶;赵敏;董杰;张瑞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G01N21/64;C08F220/34;C08F220/18;C08F8/44
代理公司: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皋吉甫
地址: 10008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聚丙烯 酸芘甲酯 甲基 丙烯酸 二甲 胺乙酯 共聚物 检测 核酸 序列 方法 产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利用聚丙烯酸芘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共聚物检测核酸序列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非共轭荧光共聚物与直链或者发卡结构的DNA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新型的分子探针来检测目标DNA的方法,属于功能高分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功能高分子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荧光高分子在分析、检测生物大分子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此研究方向也是国际上前沿科学的研究热点。一些小分子荧光染料如吖啶、菲啶类染料、菁类染料、荧光素和罗丹明类染料、噻嗪和噁嗪类染料等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核酸荧光探针,这些简单的荧光染料对核酸分子的序列不能特异识别,属于非特异性的小分子探针。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科学工作者将荧光基团通过共价键连结到单链寡聚核酸分子上,例如:Saito、Hrdlicka等人分别设计了一种芘标记到核酸上的线性荧光探针,发现这种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与碱基序列互补的核酸分子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法则形成杂化复链,靶向杂化前后的荧光性能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实现了荧光探针特异性识别核酸分子(J.Am.Chem.Soc.,2004,126,4820;Chem.Commun.,2010,46,4929)。Wang等人也设计了一种芘标记HNA及RNA线性探针,发现靶向杂化后芘单体的荧光强度增加而激基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剧烈下降,从 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ChemBioChem.,2009,10,1175)。然而相对于线性的分子探针,它是一种茎端有一对荧光基团和淬灭集团修饰的发卡结构的分子探针,也称为分子信标,具有一些关键的优点:提高错配目标的热识别及降低假阳性信号的风险。因而在生物研究领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Tan等人在分子信标的设计及应用方面做出了很多杰出的成果,包括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核酸的检测及生命系统的监测等等(J.Am.Chem.Soc.,2008,130,8351.;Angew.Chem.,2001,113,416;Angew.Chem.Int.Ed.,2001,40,402.;Anal.Chem.,2005,77,4713)。然而,研究结果表明:标记型荧光探针检测核酸分子的缺点在于:荧光基团的引入会降低荧光探针与靶向分子杂化双链的热稳定性,从而会降低荧光探针的检测精度;标记型荧光探针需要将荧光基团通过共价键连结到寡聚核酸分子链上以实现特异性识别核酸分子,而其中的合成与操作较繁杂。 

近几年,水溶性的荧光共轭聚电解质作为非标记性的荧光探针荧光在生物传感应用领域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亲睐。He等人报道了一种用共轭聚电解质制备的非标记型的多路复用的DNA探针来检测DNA杂交时信号的转输(J.Am.Chem.Soc.,2009,131,3432)。Bazan等人通过用一种水溶性的阳离子共轭聚电解质设计均质的荧光探针(Chem.Mater.,2004,16,4467)。王树等人也报道了一种充分利用分子信标在错配识别的优势及共轭聚电解质较高的量子产率的性质而制备的检测DNA的分子探针,以及还报道了用包含有共轭聚电解质的荧光胶束检测DNA和酶等等(Langmuir.,2008,24,12138; Langmuir.,2009,25,13737;Angew.Chem.Int.Ed.,2009,48,5316)。这些荧光共轭聚电解质可通过静电作用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或电子转移、分析物诱导荧光高分子聚集态结构变化、分析物诱导荧光高分子构象变化等可导致这种荧光高分子的光学性能改变,进而对生物大分子进行检测。虽然共轭聚电解质有广泛地应用为生物传感器的材料,但非共轭荧光聚电解质作为生物传感器材料尚未见报道。本专利发明了一种新的非标记的荧光聚电解质,将其通过静电作用与DNA形成一种新型的非标记的荧光探针,这种荧光聚合物克服了小分子荧光探针的非特异性识别及标记性荧光探针的制备繁杂等缺点,为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开辟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丙烯酸芘甲酯制备水溶性共聚物的方法,申请号:201110430560.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未质子化之前的聚丙烯酸芘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本申请在此全文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方法简单,且含有荧光量子产率较高的芘荧光基团的非共轭聚电解质,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直链或者发卡结构的DNA形成新型的分子探针来检测目标DNA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