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供给装置及工件供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5549.X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慎也;杉浦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6 | 分类号: | B65G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国静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供给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工件供给装置,具备:
具有可挠性的多个载体,多个载体分别包括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底座和从该底座的表面突出的多个工件保持部,所述多个工件保持部成一维状排列,且分别保持工件;
载体壳体,收纳所述多个载体;
送出部,将收纳在所述载体壳体中的所述多个载体分别沿着送出方向朝向工件取出位置送出;
导向部,将被所述送出部送出的所述载体在以所述背面为内侧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向与所述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引导;以及
回收部,将被所述导向部引导的所述载体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供给装置,
所述导向部向与所述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引导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供给装置,
各个所述工件保持部具有至少2个保持壁,
所述工件分别具有2个被保持部,2个被保持部在所述载体的送出方向上位于相互相反侧,
所述至少2个保持壁分别将相应的被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搬送装置,
所述载体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缘部,
所述载体壳体具有:2个侧壁,分别具有在与所述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内表面;多组档梁,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
各组档梁包括对所述载体的一对缘部中的一个缘部进行保持的2个档梁,
各档梁沿着所述载体的送出方向延伸,且以向下凸的方式在该长度方向上弯曲,
所述载体通过各个所述缘部被保持在所述2个档梁之间而以所述至少2个保持壁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方式沿着所述档梁弯曲,由此所述工件被保持在所述至少2个保持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搬送装置,
所述载体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缘部,
所述载体壳体具有:2个侧壁,分别具有在与所述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内表面;和多个档梁,分别被设置在各个所述内表面上;
所述多个档梁分别对所述载体的一对缘部中的一个缘部进行支承,
各档梁沿着所述载体的送出方向延伸,且在长度方向上以向下凸的方式弯曲,
在所述一对缘部分别被所述档梁支承的状态下,所述载体因所述工件的自重而以所述至少2个保持壁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缩小的方式沿着档梁向下方弯曲,从而所述工件被保持在所述至少2个保持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供给装置,
所述回收部具备:
回收用壳体;和
输送部,将被所述导向部引导的载体送入到所述回收用壳体。
7.一种工件供给方法,包括:
准备具有可挠性的多个载体的工序,多个载体分别包括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底座和从该底座的表面突出的多个工件保持部,所述多个工件保持部成一维状排列;
在多个工件保持部上分别保持工件的工序;
将所述多个载体收纳到载体壳体内部的工序;
从所述载体壳体向工件取出位置沿着送出方向送出载体的工序;
将被送出的所述载体在以所述背面为内侧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转换到与所述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的工序;以及
将方向转换了的载体回收的工序。
8.一种工件供给装置,
具有可挠性的多个载体,多个载体分别包括具有表面及背面的底座和被设置在该底座的表面上的多个工件保持部,所述多个工件保持部成一维状排列,且分别保持工件;
多个载体壳体,分别收纳所述多个载体;
送出部,将收纳在各个所述载体壳体中的所述多个载体分别沿着送出方向朝向工件取出位置送出;
导向部,被设置在作业台上,将被所述送出部送出的所述载体以弯曲的状态向与所述送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引导;
回收用壳体,收纳所述多个载体;
回收部,将被所述导向部引导的所述载体收纳到所述回收用壳体中;
搬送部,积载所述多个载体壳体,并将所述多个载体壳体搬送到所述作业台的附近;以及
机械臂,使所述多个载体壳体及所述回收用壳体移动,该机械臂将积载在所述搬送部上的所述多个载体壳体之中的收纳有所述工件的所述载体壳体设置到与所述导向部对应的位置上,并且将所述回收用壳体返送到所述搬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莫有限公司,未经阿斯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5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