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精炼方法及连续精炼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848.7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世意;中须贺贵光;三村毅;伊藤健儿;冈田纪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C21C1/04;C21C7/064;C21C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精炼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高炉浇铸场的连续精炼方法,将精炼剂加入在高炉浇铸场的铁水流路内流动的铁水中并使叶轮侵入铁水中转动,从而使铁水与精炼剂混合,由此来连续地精炼铁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铁水流路内配置用于使铁水落下的台阶,在该台阶的下流侧配置所述叶轮,将添加所述精炼剂的添加位置设置于该叶轮的下流侧,在添加位置的下流侧设置去除由所述叶轮搅拌铁水后生成的炉渣的位置,
以满足式(11)的方式来设置所述叶轮的宽度,
以满足式(12)~式(14)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台阶,
以满足式(15)的方式来设定所述添加精炼剂的添加位置,
以满足式(16)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去除炉渣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来对铁水进行精炼,
0.3≤d/D<1…(11)
0<L/D≤1.5…(12)
H/Z≥1…(13)
θ≥30…(14)
0<M/D≤0.8…(15)
1.2≤R/D≤5…(16)
其中,
d:叶轮的宽度(m)
D:铁水流路的最大宽度(m)
L:从台阶至叶轮的距离(m)
H:台阶的高度(m)
Z:铁水的深度(m)
θ:台阶的坡度(deg)
M:从叶轮的转动轴中心至添加位置的距离(m)
R:从叶轮的转动轴中心至去除炉渣的位置的距离(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以满足下式(11a)~(16a)的方式进行设定后,对铁水进行精炼,
0.55≤d/D<1…(11a)
0<L/D≤1.0…(12a)
H/Z≥2.2…(13a)
θ≥45…(14a)
0<M/D≤0.66…(15a)
1.2≤R/D≤4.4…(16a)。
3.一种高炉浇铸场设备,其具备:使从高炉出铁的铁水流动的铁水流路、在该铁水流路内流动的铁水中添加精炼剂的添加装置、具有搅拌铁水的叶轮的搅拌装置、将由所述搅拌装置搅拌后所产生的浮在铁水上的炉渣向外部排出的排渣槽,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铁水流路的上流侧设有用于使铁水落下的台阶部,以所述叶轮位于该台阶部的下流侧的方式设置搅拌装置,在该叶轮的下流侧设置添加装置,在该添加装置的下流侧设置所述排渣槽,
以满足式(11)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叶轮的宽度,
以满足式(12)~式(14)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台阶部,
以满足式(15)的方式来设定所述添加装置的位置,
以满足式(16)的方式来设定所述排渣槽的位置,
0.3≤d/D<1…(11)
0<L/D≤1.5…(12)
H/Z≥1…(13)
θ≥30…(14)
0<M/D≤0.8…(15)
1.2≤R/D≤5…(16)
其中,
d:叶轮的宽度(m)
D:铁水流路的最大宽度(m)
L:从台阶部至叶轮的距离(m)
H:台阶部的高度(m)
Z:铁水的深度(m)
θ:台阶部的坡度(deg)
M:从叶轮的转动轴中心至添加装置的距离(m)
R:从叶轮的转动轴中心至排渣槽的距离(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浇铸场设备,其特征在于,
以满足下式(11a)~(16a)的方式进行设定,
0.55≤d/D<1…(11a)
0<L/D≤1.0…(12a)
H/Z≥2.2…(13a)
θ≥45…(14a)
0<M/D≤0.66…(15a)
1.2≤R/D≤4.4…(1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8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