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异性靶向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肽段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904.7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岚;赵文秀;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12N15/11;C12Q1/6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慧凤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靶向 人类 胚胎 干细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异性靶向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肽段。
背景技术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是研究胚胎早期发生、细胞增殖与分化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良好细胞模型系统,是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的理想来源(Wobus AM,Boheler KR.Embryonic stem cells: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cell therapy.Physiol Rev.2005,85:635-678;Vats A,Bielby RC,Tolley NS,Nerem R,Polak JM.Stem cells.Lancet.2005,366:592-602.),并可用于药物筛选(Pouton CW,Haynes JM.Embryonic stem cells as a source of models for drug discovery.Nat Rev Drug Discov.2007,6:605-616)。近年来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ES细胞的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全能性是它区别于其它细胞的重要特征。目前对Oct4、Nanog、Sox2等胞核内转录因子的大量研究揭示这些ES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对维持ES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全能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ichols J,Zevnik B,Anastassiadis K,et al.Form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 the mammalian embryo depends on the POU transcription factor Oct4.Cell.1998,95(3):379-391;Avilion AA,Nicolis SK,Pevny LH,et al.Multipotent cell lineages in early mouse development depend on SOX2 function.Genes Dev.2003,17(1):126-140)。ES细胞膜表面蛋白质则主要包括信号通路受体、黏附分子、转运蛋白和蛋白水解酶类(Nunomura K et al.Cell Surface Labeling and Mass Spectrometry Reveal Diversity of Cell Surface Markers and Signaling Molecules Expressed in Undifferentiated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ol Cell Proteomics.2005,4:1968-1976.),LIF、TGFb、BMP、FGF-PI3K信号通路对ES细胞的自我更新起到重要作用(Rebecca Stewart,Miodrag Stojkovic and Majlinda Lako.Mechanisms of self-renewal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Eur J Cancer.2006,42:1257-1272)。这些研究斗表明ES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分子可通过介导外源信号来调节ES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行为。由于目前发现的ES细胞标志分子数量有限,而且与其他的成体干细胞或肿瘤细胞有共同的表达,因此更多更特异的ES细胞标志分子仍有待发现。采用有效的手段发现特异性的、新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对于研究干细胞保持自我更新和分化的信号通路、实现细胞增殖、定向诱导分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有助于ES细胞的鉴定、分离纯化、质量控制,加快E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