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地型五维运动骑马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772.8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发;林健;宋佳明;周晨路;朱琼娜;袁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G31/14 | 分类号: | A63G3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地 型五维 运动 骑马 模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马模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健身娱乐马主要分为原地型娱乐健身马和行走型娱乐健身马。市场上比较普遍的“摇摇车”,属于原地型娱乐健身马,不足之处是只能实现两维运动,没法真实的模拟出马多个维度的运动状态,而且针对的人群通常只是儿童,承载能力不够大;行走型娱乐健身马大多也为只能实现前后移动的单维运动型,不能真实的模拟出马的多维运动状态,趣味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骑马模拟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五维运动、承载力强、趣味性高的原地型五维运动骑马模拟器。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原地型五维运动骑马模拟器,包括纵向位于马身前方的第一支架、纵向位于马身左后方的第二支架、纵向位于马身右后方的第三支架,横向位于马身前端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一直线驱动支路,第一直线驱动支路的伸出杆连接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上端依次连接第一传动杆、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二直线驱动支路,第二直线驱动支路的伸出杆连接第三万向节,所述第三万向节的上端依次连接第二传动杆、第四万向节;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位于底端的第三直线驱动支路,第三直线驱动支路的伸出杆连接第五万向节;所述第四支架包括位于一端的第四直线驱动支路,第四直线驱动支路的伸出杆连接第六万向节,所述第六万向节的前端依次连接第四传动杆、第七万向节;所述第二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五万向节、第七万向节的顶端连接马身连接件,所述马身连接件沿马身前后方向上设置有导轨,马身模型滑行在该导轨上。
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四支架上分别设置两个万向节,是为了使马身模型能实现多维运动,而在第三支架上只设置一个万向节,是为了支撑马身连接件,如若第三支架上也设置两个万向节,马身连接件以及马身模型因无法支撑而倾倒。
进一步,所述骑马模拟器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位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感应件、与第一感应件配合的第一上传感器和第一下传感器,位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感应件、与第二感应件配合的第二上传感器和第二下传感器,位于第三支架上的第三感应件、与第三感应件配合的第三上传感器和第三下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第一上传感器、第二上传感器、第三上传感器、以及第一下传感器、第二下传感器、第三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驱动第一直线驱动支路、第二直线驱动支路、第三直线驱动支路实现上下伸缩运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直线驱动支路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构成所述伸出杆,所述骑马模拟器还包括给所述气缸供气的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第五万向节的连线构成同一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马身连接件的导轨上滑行有滑块,该滑块与所述马身模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导轨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设置是为了使马身模型滑动时有稳定的力拖曳或抵触,这样马背模型的运动更稳定,不会变化突然。
优选的,所述的导轨有两路,各路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滑块。两路导轨与滑块的设置是为了马身模型运动的平衡性。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空气压缩机通过控制机构驱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架实现伸缩运动,马身模型除实现前后运动之外,还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架提供的四维运动,因此该骑马模拟器共能实现五维运动。该骑马模拟器通过空气压缩机驱动气缸的活塞上下运动,第一、第二、第三支架起主要承载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骑马模拟器能实现五维运动、趣味性高、承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马身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不带马身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