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后裙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3026.7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昝建明;舒玉光;晏邵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后裙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后裙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在重视车身是否开裂等传统安全性能的同时,已越来越重视汽车的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不舒适性)性能,NVH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款车畅销与否。因此,各大汽车厂家均大力气提升汽车的NVH性能,普遍做法是降低汽车激励源振动或者在汽车车身上声学包装,以降低客户端的振动噪声,往往方法困难或者成本增加;而在传递振动噪声的车身钣金面板(闭合件、顶盖、地板、前围板、后裙板等面板结构)上的结构优化设计较为滞后,通常也是增加钣金厚度、增加局部加强板来提高钣金件刚度避免传递振动噪声。以上均降低了汽车性价比。故需要一种刚度高、重量轻、振动性能好的汽车钣金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本车车身后裙板刚度较弱而易引起振动噪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刚度高、重量轻、能降低整车振动和噪声水平的汽车车身后裙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裙板,包括板体,其特征是:在所述板体的左下部设有第一“X”形加强筋,在所述板体的右下部设有第二“X”形加强筋;
在所述板体的中上部设有第一横向加强筋,在所述板体的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三横向加强筋和一道“S”形加强筋;
在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设有第一竖向加强筋和第二竖向加强筋,这两道竖向加强筋和两道横向加强筋连接形成 “口”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后裙板,在所述“S”形加强筋与第二“X”形加强筋之间,还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四横向加强筋和第五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S”形加强筋的中段边缘与第一“X”形加强筋和第二“X”形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进一步,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的长度大于第四加强筋,且第五横向加强筋的下边缘与第二“X”形加强筋的下端齐平。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设置了第一“X”形加强筋和第二“X”形加强筋,从而提高了该处的局部刚度,避免了在该起筋处增设加强板,降低了车身重量,节约了成本;
2)由于两道横向加强筋和两道竖向加强筋连接呈“口”字形,使得该处钣金的静刚度和动刚度显著提高,提升了抗振动性能;
3)由于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和“X”型加强筋相互配合,提升了整个后裙板的刚度性能,对节约成本、降低整车振动和噪声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后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构。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车身后裙板,板体为钣金构件,在板体1的左下部设有第一“X”形加强筋2,在所述板体1的右下部设有第二“X”形加强筋3;
在板体1的中上部设有第一横向加强筋4,在板体1的中下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横向加强筋5、第三横向加强筋6和一道“S”形加强筋7;
在第一横向加强筋4与第二横向加强筋5之间设有第一竖向加强筋8和第二竖向加强筋9,这两道竖向加强筋和两道横向加强筋连接形成 “口”形结构。
进一步,在“S”形加强筋7与第二“X”形加强筋3之间,还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四横向加强筋10和第五横向加强筋11。
进一步,“S”形加强筋7的中段边缘与第一“X”形加强筋2和第二“X”形加强筋3的下端齐平。
进一步,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11的长度大于第四加强筋10,且第五横向加强筋11的下边缘与第二“X”形加强筋3的下端齐平。
第一“X”形加强筋2和第二“X”形加强筋3的宽度约20mm。
第一竖向加强筋8和第二竖向加强筋9布置于后裙板中部,宽度约25mm,相对于XZ(Y=0)平面左右对称,两者相距约50mm,竖向长度约90mm。
“S”形加强筋7的右段向上倾斜弯曲延伸,与第二“X”形加强筋3共同包裹第四横向加强筋10和第五横向加强筋11。
以上各加强筋的起筋方向均向车身后方(正X方向),起筋高度约5mm,并依据工艺成型等因素决定其起筋倒角。
后裙板上其它特征筋、孔位信息依据后裙板的功能、与周边车身结构匹配决定其布置及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阻垢剂
- 下一篇:mTOR作为标靶在筛选治疗尼古丁成瘾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