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丙酸詹氏丙酸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8504.5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诸葛鑫;刘龙;堵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5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丙酸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詹氏丙酸杆菌,特别是一种产丙酸的詹氏丙酸杆菌。
背景技术
丙酸及其衍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食品防腐、饲料储藏、医药中间体合成、农业除莠剂合成、有机合成中间体等方面。2006年世界丙酸总生产能力在35万吨/年左右,2008年达到50万吨/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酸生产及消费国。目前我国丙酸实际年产量只有200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来弥补国内的空缺。
用于丙酸发酵的菌种主要是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a),该属有多个种和亚种,均为厌氧菌,丙酸杆菌是一类G+、不产芽孢、不运动、接触酶阳性的厌氧菌。菌落呈现白色、黄色或者褐红色。一般情况下,最适pH为6.5~7.5,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37℃。
丙酸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是以石油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加温、加压利用催化剂合成丙酸的方法,该方法是工业级规模上丙酸的主要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是丙酸菌在常温、常压下利用一般营养源通过自身代谢产生丙酸。由于微生物发酵生产丙酸能降低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因此,在当前全世界面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严峻情况下,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酸为丙酸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微生物法生产丙酸仍然存在成本高,丙酸产量低等缺点。因此,筛选丙酸的高产菌株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丙酸高产菌株詹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jensenii)JN925,能够高效的生产和积累丙酸。
所述菌株于2012年5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2153,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詹氏丙酸杆菌的筛选方法为:
其技术方案是:从奶酪厂下水道淤泥中筛选出厌氧菌,根据其能耐受丙酸的
性能,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丙酸来富集产丙酸菌。其具体步骤依次是取样,添加丙酸液体富集培养,初筛,复筛,最后得到1株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实现丙酸高产量生产的菌 株。
(1)菌株来源
奶酪厂下水道淤泥
(2)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g/L):酵母粉10;蛋白胨5;K2HPO4 2.5;KH2PO4 1.5;丙酸1.5。
初筛培养基(g/L):琼脂20;酵母粉10;蛋白胨5;K2HPO4 2.5;KH2PO4 1.5;丙酸2.5。
复筛培养基(g/L):酵母粉10;蛋白胨5;K2HPO4 2.5;KH2PO4 1.5;丙酸5。
种子培养基(g/L):酵母粉10;蛋白胨5;K2HPO4 2.5;KH2PO4 1.5。
发酵培养基(g/L):酵母粉10;蛋白胨5;K2HPO4 2.5;KH2PO4 1.5;CaCO3 30;甘油30;CoCl2 0.01。
(3)富集培养的具体方法是将奶酪下水道淤泥稀释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每隔一段时间转接一次。
(4)初筛的具体方法是将富集好的菌液进行稀释,涂布初筛培养基,30°C厌氧培养4-5天。
(5)复筛的具体方法是将初筛得到的菌株接入复筛培养基,30°C厌氧培养4-5天。选择菌浓最高的3-4株菌接入发酵培养基,30°C厌氧培养150小时,测定丙酸浓度。
1.菌体干重的测定
用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比色测OD值。
2.丙酸产量的测定
用Agilent高效液相仪测定发酵上清液中丙酸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产丙酸的詹氏丙酸杆菌筛选方法
取采取的一定量的淤泥,放入装有100mL无菌水及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稀释不同浓度梯度,将不同浓度梯度稀释好的样品分别接入富集培养基中30°C静置厌氧培养4-5天,分别重新转接新鲜富集培养基30°C静置厌氧培养4-5天。
将富集好的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初筛培养基30°C厌氧培养4-5天。将菌落分别接入复筛培养基中,30°C静置厌氧培养4-5天。分别测定其菌体浓度,选择菌浓最高的3-4株菌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产量检测。将产量最高的一株菌进行菌种鉴定并做甘油管保藏。
实施例2:詹氏丙酸杆菌丙酸产量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