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奈唑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7668.6 申请日: 2012-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20933A 公开(公告)日: 2013-12-04
发明(设计)人: 王红波;赵荐飞;陈见见 申请(专利权)人: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63/20 分类号: C07D263/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05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奈唑胺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噁唑烷酮类抗菌剂的新方法。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利奈唑胺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利奈唑胺,英文名称为Linezolid,化学名称为(S)-N-{[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唑啉基]甲基}乙酰胺。利奈唑胺的分子式为C16H20FN3O4,分子量为337.35,其为白色固体,熔点为181.0~183.0℃,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利奈唑胺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是由美国Pharmacia&Upjhon公司研究开发,2000年4月18日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ZYVOX。该药可治疗院内感染性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社区感染性肺炎等疾病,其疗效已经得到临床研究证实。另外,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常规抗菌药物,且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糖肽类耐药肠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球菌(PRSP)等引起的感染也有效,而且毒性很小,使用安全简便。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合成抑制剂,与其他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是选择性结合于50S亚单位核糖体,由于利奈唑胺的作用部位和方式独特,因此不易与其他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 

目前,利奈唑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美国专利US 5688792首先公开了化合物利奈唑胺及其治疗细菌感染的用途。同时该专利也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经取代、还原、环化,官能团转换,乙酰化等得到利奈唑胺: 

该路线的环化反应需要在-78℃超低温环境和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正丁基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使用叠氮化钠、高压催化加氢,对合成设备要求较高而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J Med Chem.1996,39(3):673-679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进,采用Gabriel反应、氨解等反应避免了叠氮化钠的使用,反应式如下: 

但是,此反应中仍旧使用正丁基锂,对空气和水分的要求较高,且要控制温度在-78℃,这无疑对实验操作增加了难度。同时,在进行Gabriel反应时,由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钾盐碱性较强,很容易使噁唑烷酮开环产生杂质。 

Bioorg Med Chem Lett,2001,12(6):857对上述方法又进行了改进,用离去性更强的对硝基苯磺酰氯代替甲磺酰氯与羟基成酯,再经氨气氨解,乙酰化得到利奈唑胺,反应式如下: 

此方法避免了使用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钾盐而产生杂质,在操作上可行性较强,但收率偏低,工艺需进一步优化。 

2.美国专利US 20060247435公开了以3,4-二氟硝基苯为原料,经取代、还原生成3-氟-4-吗啉苯胺,与(R)-环氧氯丙烷反应,然后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钾盐反应,取代化合物中的氯原子,再与羰基二咪唑反应环合,最后氨解、乙酰化得到利奈唑胺,反应式如下: 

经过研究发现此方法不成熟,环氧氯丙烷与芳胺的反应收率很难重现,且方法中氯代物与邻苯二甲酰亚胺的钾盐反应困难,收率不高,整个工艺尚需优化。 

J Med Chem,2005,48(19):5900把此方法进行了改进,用(S)-N-(2,3-环氧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代替(R)-环氧氯丙烷,成功合成了利奈唑胺,反应式如下: 

此方法所用试剂毒性小,后处理简单,但是,第一步反应时间较长,且反应很不彻底,工艺仍需优化。 

3.Org Lett,2003,5(7):963报道了一种催化偶合法合成利奈唑胺,以3-氟-4-吗啉苯胺为原料,经亚硝化,溴化亚铜取代,使氨基转化为溴,然后与THP或邻苯二甲酰亚胺保护的恶唑烷酮偶合,最后脱保护,乙酰化得到利奈唑胺,反应式如下: 

该路线的偶联反应收率不高,手性原料合成繁琐,使用溴化亚铜等金属试剂,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4.世界专利WO2007116284公开了以对氯苯甲醛为原料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该路线总收率偏低,生产成本较高,同样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5.中国专利CN1772750公开了如下的合成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