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160.2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永;吴容哲;禹东秀;郑铉雨;秦教英;崔成菅;洪亨善;黄有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06;H01L23/488;H01L27/108;H01L21/8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盛花;陈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思想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器件的诸如小型化、多功能和/或降低成本的特性,它们对于电子工业越来越有吸引力。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半导体器件趋向于更加集成。为了实现半导体器件的高度集成,半导体器件的图案宽度持续减小。然而,由于图案宽度减小导致需要新的曝光技术和/或高成本的曝光技术,所以实现半导体器件的高度集成逐渐变得困难。因此,近年来已经对新的集成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思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在本发明思想的一个方面中,该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布置在衬底上的栅电极;形成在所述衬底上从而将要分别与所述栅电极的两端相邻的第一杂质注入区和第二杂质注入区;以及在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和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之间形成的沟道区。所述栅电极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相邻的第一子栅电极和与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相邻的第二子栅电极。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布置在所述沟道区上。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平行地布置在所述衬底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延伸跨过所述衬底以分别构成第一子字线和第二子字线。所述第一子字线和第二子字线的端部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第二子栅电极的宽度。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可以布置在所述衬底中,并且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布置在所述衬底中的所述第一子栅电极上。
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和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可以从所述衬底的表面延伸到所述衬底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的底面可以高于所述第二子栅电极的底面,并且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的底面可以低于所述第一子栅电极的顶面。
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和第二杂质注入区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为5至20纳米。
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和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接触的第一导电焊盘和第二导电焊盘。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第二导电焊盘可以分别具有比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和第二杂质注入区中的至少一个更大的宽度。
可替换地,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可以与所述衬底的表面相邻地布置,并且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可以布置在比所述第一子栅电极的顶面低的位置处。
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衬底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的位线;以及与所述栅电极绝缘并且穿过所述衬底与所述位线和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接触的位线接触。
所述衬底可以包括单元阵列区域和外围电路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外围电路区域中布置的外围电路栅电极。所述外围电路栅电极可以包括与所述位线相同的材料。
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衬底中的所述第一杂质注入区接触的位线。
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延伸跨过所述衬底的内侧以分别构成第一子字线和第二子字线。所述第一子字线的端部的侧壁可以不与所述第二子字线的端部的侧壁垂直交叠。
所述第一子字线和第二子字线的端部可以分别具有L形状,并且所述第一子字线的端部的顶面可以与所述第二子字线的端部的顶面共面。
可替换地,所述第一子字线和第二子字线的端部可以延伸到所述衬底上以彼此形成台阶形状。
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第二子栅电极可以分别具有半圆形截面。
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上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杂质注入区的数据存储元件。所述半导体器件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所述数据存储元件可以是电容器。在存储于所述电容器中的数据的保持(或待机)期间,向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第二子栅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施加到所述第一子栅电极的电压可以低于施加到所述第二子栅的电压。更具体地,施加到所述第一子栅电极的电压可以小于0伏特,施加到所述第二子栅电极的电压可以大于0伏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插入的第一栅极绝缘体以及在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插入的第二栅极绝缘体。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栅极绝缘体或所述第一栅极绝缘体可以延伸以被插入在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之间。
根据其他实施例,所述半导体器件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插入的第一栅极绝缘体。所述第一栅极绝缘体可以延伸以被插入在所述第二子栅电极和所述衬底之间以及被插入在所述第一子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子栅电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