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扭矩CVT结构及液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284.3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宏伟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F16H6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矩 cvt 结构 液压 控制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器(CVT)是一种能根据车辆行驶条件自动连续变化速比的汽车变速器。CVT通过改变速比使发动机按最佳燃油经济性曲线或最佳动力性曲线工作,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乘坐舒适性,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污染。因此,无级变速传动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动力传动方式。近20年来,无级变速传动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国竞相研制,投入批量生产,成为汽车变速传动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以上优异性能,CVT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开始装用CVT,全球CVT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
目前金属带式CVT和金属链式CVT在汽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金属带式(或金属链式)无级变速器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或金属链)和液压泵、液压缸等基本部件。主、从动带轮分别由一轴向固定的锥盘和可轴向移动的锥盘组成,与油缸靠近的一侧锥盘可以在轴上滑动,另一侧则固定。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的主动轮,然后通过金属带式(或金属链式)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最后经减速器、差速器传递给车轮来驱动汽车。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传动带结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可动盘的轴向移动量是由驾驶者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主动轮、从动轮液压油缸内的压力来实现的。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液压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和车速控制主、从动带轮沿轴向移动,带动传动带沿径向滑动,即主、从动轮的作用半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速比在设计范围内变化。在速比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工作半径即节圆半径的变化是连续的,因此速比也是连续变化的。
尽管CVT有着诸多方面的优点,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传递效率较低等,目前只在较低功率和扭矩的乘用车型中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扭矩CVT结构及液压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递功率和力矩较小、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无级变速器含有一根主动传动轴,两根从动传动轴,设置在主动传动轴上的两组锥盘,分别设置在两根从传动轴上的两组锥盘以及连接主动传动轴与从动传动轴的两根传动带,为紧凑布置空间,一侧从动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系与动力耦合装置同侧输入轴相连,另一侧从动传动轴与动力耦合装置同侧输入轴相连,该无级变速器由动力耦合装置输出轴输出动力。上述锥盘与相应传动轴、齿轮与相应传动轴采用键连接。另外针对本无级变速器的特点,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为单压力式控制回路,主要由油泵、速比控制阀、夹紧力控制阀、信号处理单元等组成。
本发明的大扭矩CVT及液压控制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由两根传动带共同传递扭矩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与现有无级变速器对比,转矩容量增加一倍。②由动力耦合装置耦合两组带轮输入,允许每组带轮输出转速、转矩不同,避免了因带轮间速比差异而损坏,降低了速比控制的难度,提高变速器的可靠性。③液压控制系统相对现有CVT只增加单个液压控制阀,控制系统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扭矩CVT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中1.主动传动轴,2.主动传动轴上的第一动锥盘,3.主动传动轴上的定锥盘,4.主动传动轴上的第二动锥盘,5.传动带,6.第二从动传动轴上的定锥盘,7.第二从动传动轴上的动锥盘,8.第二从动传动轴即动力耦合器第二输入轴,9.动力耦合装置,10.直齿轮,11.动力耦合装置第一输入轴,12.动力耦合装置输出轴,13.惰轮及惰轮轴,14.第一从动传动轴及轴上直齿轮,15.第一从动传动轴上的定锥盘,16.第一从动传动轴上的动锥盘,17.油泵,18.压力控制阀,19.第一速比控制阀,20.第二速比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宏伟,未经刘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顶定位磁力机械密封件
- 下一篇:汽车翻转支架减振套